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118金宝搏app

乳腺癌

作者:晓兰 整理 来源: 日期:2015-05-06
导读

乳腺癌(mammary cancer)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5)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绝经后妇女,不论其雌激素受体水平如何,无辅助化疗的适应证,但某些高危病人应考虑辅助化疗。

乳腺癌(mammarycancer)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它是一种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男性罕见,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病因: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其他乳房疾病。

4、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口服避孕药。

9、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饮酒。

11、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2、病毒感染

13、放射线作用:易提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14、精神因素:焦虑、紧张可抑制抗癌瘤的免疫

症状:

症状和体征:乳腺癌的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表现出局部及全身症状。

一、肿块:是乳腺癌的首发症状。国外报道,多数肿块位于外上象限,其次是内上及乳头乳晕区,下方较少。肿块大小不一,以2~3cm大小比较常见,多为单发,偶可多发。肿块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欠清,一般都为硬结,活动度都较差。

二、疼痛:多数乳腺癌患者缺乏疼痛症状。由于疼痛发生较少,乳腺癌不易被早期发现。疼痛常表现为乳腺刺痛,胀痛或隐痛,如癌周伴有乳腺囊性增生也可出现周期性疼痛。

三、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组织被位于皮下的浅筋膜所包绕,深浅筋膜之间由Cooper韧带相连。由于浅筋膜与皮肤相连,当乳腺癌侵及乳腺间的Cooper韧带使之缩短时,会牵拉皮肤,使局部皮肤凹陷,如同酒窝,称之为“酒窝征"。另外肿瘤直接与皮肤粘连也可能造成此种情况。酒窝征在乳腺癌较早时即可出现,在患侧手臂上下活动时更为明显。

1、发红及肿胀:生长较快,体积较大的肿瘤,可出现皮肤表浅静脉怒张,肿瘤局部皮温升高。如肿瘤接近皮肤表面时皮肤可发红。如癌细胞阻塞了皮下淋巴管,即可出现皮肤水肿,出现“桔皮样变”。

乳腺癌皮肤红肿以炎性乳腺癌最为典型,皮肤颜色浅红或深红,由局限的一块很快扩展到大部分乳腺,乃至全乳(图14)。触诊时,整个乳腺增厚、变硬,皮温增高,且肿胀、粗糙,有明显的桔皮样变。

2、皮肤破溃:肿瘤发展到晚期,肿块长大,可使皮肤隆起,如血供不足,随着皮肤发红,变薄,可发生破溃。患者常伴疼痛,有时剧痛难忍。由于创面有大量的坏死组织及血性分泌物渗出,患者常因此出现消瘦、贫血征象。(图15)

3、皮肤结节:结节分布在病变周围的皮肤时,称卫星结节,它是癌细胞沿淋巴管、乳腺导管或皮下筋膜梁索直接浸润于皮肤所致。卫星结节可单个或数个,后者多呈分散分布。

4、铠甲癌:数个皮肤结节融合成片,覆盖整个患侧胸壁,并可延及腋窝至背部,甚至可超过胸骨中线,延伸到对侧胸壁。厚硬成板块的皮肤好似古代士兵所穿的铠甲,故称为铠甲癌(图16)。

四、乳腺轮廊改变:当肿块较大时,乳腺可有局部隆起,乳腺增大。当肿瘤累及皮肤或胸肌时,可使乳房变硬,缩小。病人端坐时,患侧乳腺可提高。

五、乳头乳晕改变:

1、乳头回缩及朝向改变:乳头扁平、回缩、凹陷、朝向改变,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乳腺癌所致的乳头下陷与先天性乳头内陷不同。后者经常可用手牵拉提出,而乳腺癌所致的乳头回缩不可能被拉出,而且凹陷的乳头下或周围可扪及肿块。

2、乳头的湿疹样改变:最初为乳头瘙痒,乳头上皮增厚、脱屑、渗液,逐渐出现糜烂,糜烂而反复结痂、剁脱,乳晕皮肤剥脱后出现红色肉芽,乳头可慢慢变平,最后消失。

六、乳头溢液:乳头溢液伴肿块者,乳腺癌所占的比例较大。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

七、区域淋巴结肿大:

1、腋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转移灶较小时,淋巴结不肿大,或肿大不明显,较难触及。转移病变一般是累及胸肌外侧淋巴结,触之多较硬,不规则,活动度欠佳。

2、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多位于左侧锁骨上窝或右侧锁骨上窝,病灶较硬,一般较小。

3、内乳淋巴结:转移常不显著,术前无确诊的方法,只有肿瘤生于乳房内半部时,则在超根治于手术时才能发现。

4、上肢水肿由腋窝淋巴结广泛转移:触诊可触到腋窝或锁骨上有固定、融合肿大的转移淋巴结。

八、远处转移表现:乳腺癌可经血液或淋巴途径发生远方转移,好发部位以肺、胸膜、骨、肝、脑及软组织较多见。

1、肺及胸膜转移:肺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常表现为结节性多发转移,多为双侧。可出现咳嗽及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胸膜转移主要表现为咳嗽,疲乏、虚弱、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有胸痛。

2、骨转移:最易受累的部位依次为脊柱、肋骨、骨盆及长骨,亦可出现在肩胛骨、颅骨等。主要表现为疼痛。

3、肝转移:肝转移灶较小时,并无特殊症状,当肿块较大,或较广泛时可出现肝肿大、肝区疼痛、食欲下降、腹胀等。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等症。

4、脑转移:脑转移主要表现为脑膜及脑实质转移,头痛及精神状态改变是常有的症状,并可出现脑功能不全,视力障碍等。如脊膜受到侵及可出现背痛、感觉障碍、膀胱功能障碍、排尿困难等。

检查诊断:

一、乳腺癌的X线检查

1、乳腺X线摄片对乳腺癌的确诊率可达80%~90%。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和乳腺癌早期诊断方面,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够取代它,现常用的有钼靶和干板摄片2种方法。X线平片有以下特征时,要考虑为乳腺癌。

(1)肿块影:多表现为不规则或呈分叶状,无明显界限,中心密度高,有的其边缘有短的毛刺,外突而呈星状表现。或有僵直的索状带向外周延伸。有时肿块周围结构紊乱变形,可出现砂粒样钙化,有时可见增粗扭曲的血管影,或可见到临近皮肤增厚凹陷或乳头凹陷(图20)。

(2)钙化影:有部分病人临床上扪不到肿块,X片上也可能没有肿块影,而单纯表现为簇状细砂粒样钙化影,或伴有斑片状密度稍高影像。

二、乳腺导管造影:影像特征可因癌肿的浸润、梗阻、破坏而引起乳腺导管壁僵硬、局部狭窄、管壁不规则破坏或突然中断,或本应呈树枝状分支的导管树整体走向扭曲异常。

三、乳腺淋巴造影

四、CT和MRI检查:CT检查可能有助于检出小而致密的乳腺肿瘤,MRI亦可用于小乳腺癌检出,都优于普通X线检查。

五、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六、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七、近红外线扫描:在显示器屏幕上可见到由浅到深灰甚至黑色多个灰度中心的阴影,可大于实际肿块,而且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同时其周边伴有异常的血管影,粗大扭曲中断,呈放射状、条束状、鼠尾状或蝌蚪状(图23)。

八、CT检查:可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九、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

治疗护理:

一、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式有多种,对其选择尚乏统一意见,总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手术破坏,在设备条件允许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尽力保留乳房外形。无论选用何种术式,都必须严格掌握以根治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为辅的原则。

1、手术适应症Halsted首创乳癌根治术,因手术合理,疗效明确,近百年来成为人们治疗乳癌所遵循的标准方式。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乳癌术式进行了不少探索性修改,总的趋势不外保守和扩大两方面,至今仍争论不休。乳房局部切除和全乳切除是保守手术的代表性手术。术后需辅以放疗,放射剂量不一,一般为30~70Gy,对严格选择的局限性早期癌,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但是否作为早期乳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如何准确无误地选择此类早期癌,还难得出结论。

2、手术禁忌症

(1)全身性禁忌症:

①肿瘤远处转移者。

②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③一般情况差,呈现恶液质者。

④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病灶的禁忌症:Ⅲ期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超过乳房面积的一半;

②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状结节;

③乳腺癌侵犯胸壁;

④临床检查胸骨旁淋巴结肿大且证实为转移;

⑤患侧上肢水肿;

⑥锁骨上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

⑦炎性乳腺癌。

有下列五种情况之二者:

①肿瘤破溃;②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占全乳房面积l/3以内;

②癌瘤与胸大肌固定;

④腋淋巴结最大长径超过2.5cm;

⑤腋淋巴结彼此粘连或与皮肤、深部组织粘连。

3、手术方式

1、乳腺癌根治术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3、仿根治术(改良根治术)

4、乳房单纯切除术

5、小于全乳切除的术式

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用目前常用的放疗设施较难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肿瘤热疗

乳腺癌的加热疗法,是指对乳腺肿块升高体温或局部加温,改变肿瘤细胞所处的环境,并使其变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方法。医学家们发现,人体正常组织在体温升高的情况下,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散热较快。由于机体的这种调节作用,保证了在体温升高时,甚至在体温达到41.5~43℃时,组织损伤不大,且能够修复。然而肿瘤组织则不然,肿瘤内血管形态异常,杂乱扭曲、易受压变形,形成血栓或栓塞。加之肿瘤内的血管多由单层细胞组成,脆弱易破。由于这些新生血管是发育不全的畸形血管,在受热后失去自我调节作用,静脉也不能加快回流,肿瘤局部血液淤滞,血流量仅为正常组织的1%~15%,致使肿瘤组织散热困难,温度升高。恶性肿瘤组织的温度往往高于邻近正常组织温度8~10℃。同样进行局部加热,若正常组织温度升高到40℃,那么瘤体内的温度则可升高到48°C左右,这一温度足可使肿瘤细胞受热致死,而正常组织却不受损害。一般来讲,肿瘤越大血流量就越低,热疗效果也就越好。

四、中药治疗

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腺的小叶和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乳岩”、“乳石痈”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乳腺癌是由于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因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凝,经络阻塞,结滞于乳中所致。

五、内分泌治疗

激素受体测定与乳腺癌的疗效有明确关系:1、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应用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为50%~60%而阴性者有效率低于10%同时测定孕酮受体可以更正确地估计内分泌治疗效果两者皆阳性者有效率可达77%以上受体的含量与疗效的关系是正相关含量越高治疗效果亦越好。

2、受体阴性的细胞常是分化较差的受体阴性的病人术后易有复发不论淋巴结有无转移受体阴性者预后较阳性者差阳性者如有复发时常倾向于皮肤软组织或骨转移而阴性者则倾向于内脏转移。

3、激素受体的测定目前已用于制订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受体阳性者尤其是绝经后的病例可以应用内分泌治疗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而绝经前或激素受体阴性者则以辅助性化疗为主。在内分泌治疗期间,70%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潮热、盗汗、焦虑、抑郁、失眠等绝经症状。这是内分泌药物对抗雌激素,抑制卵巢功能的效果及副作用。

六、化学药物治疗

辅助化疗的原理多数乳腺癌为一全身性疾病已被众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所证实。当乳腺癌发展到大于lcm,在临床上可触及肿块时,往往已是全身性疾病,可存在远处微小转移灶,只是用目前的检查方法尚不能发现而已。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使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得到最大程度的局部控制,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但是肿瘤切除以后,体内仍存在残余的肿瘤细胞。基于乳腺癌在确诊时已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全身化疗的目的就是根除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治愈率。

1、术前辅助化疗

(1)术前全身化疗: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1978年起对96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口服嘧啶苯芥,每日15mg,服ld停2d,服用总量为45mg后手术。与94例对照组相比,Ⅲ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在用药组为56.3%,对照组为39.3%。

(2)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有胸内动脉插管及锁骨下动脉插管两种方法。

2、术后辅助化疗

术后辅助化疗的适应症:

(1)腋窝淋巴结阳性的绝经前妇女,不论雌激素受体情况如何,均用已规定的联合化疗,应当作为标准的处理方案。

(2)腋窝淋巴结阳性和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妇女,应当首选抗雌激素治疗。

(3)腋窝淋巴结阳性而雌激素受体阴性的绝经后妇女,可以考虑化疗,但不作为标准方案推荐。

(4)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绝经前妇女,并不普遍推荐辅助治疗,但对某些高危病人应当考虑辅助化疗。

(5)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绝经后妇女,不论其雌激素受体水平如何,无辅助化疗的适应证,但某些高危病人应考虑辅助化疗。

淋巴结阴性乳腺的高危险复发因素有如下几点:①激素受体(ER,PR)阴性。②肿瘤S期细胞百分率高。③异倍体肿瘤。④癌基因CerbB-2有过度表达或扩增者。

七、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化疗

1、若无脑水肿,可先用x线体层扫描定位,给予放射治疗。有脑水肿的患者,应先用利尿剂甘露醇及大剂量皮质激素控制脑水肿。

2、病变广泛或无法定位时,可先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脂溶性化疗药,如CCNU口服100mg每3-4周1次,MECCNul25mg口服每4~6周1次。

八、癌性胸腔积液的化疗

尽量抽净胸水,再选用下列化疗药注入胸腔:①消瘤芥40~60mg;②氮芥10mg;⑦噻替派30mg;④丝裂霉素6~8mg;⑤氟脲嘧啶looomg;⑥顺氯铵铂90~120mg。以上化疗药,除顺氯铵铂为每3周注射1次(同时全身水化)外,一般每周胸腔内注射1次。

预防保健:

一、建立早期癌的新概念:在日常受检的病人中,早期癌并非少见,而且理应多于常见的中晚期癌,因为在乳腺癌生长的自然病程中,临床前期约占全程的2/3。尽管如此,早期癌却甚少被检出,表明在检查时大多数早期癌从检查者手下漏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检查者对早期癌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迄今绝大多数检诊者仍沿用以“乳房肿块”作为诊断乳房癌首要体征的传统概念,而前述早期癌未必都形成明显的肿块,在此概念指导下,早期癌必然难得检出。因此应重新认识早期癌的新概念。

二、日常预防

1、避免使用利尿剂:利尿剂的确有助于排放体内的液体,也能减轻乳房的肿胀。但过度使用利尿剂会导致钾的流失、破坏电解质的平衡,影响葡萄糖的形成,这些都对乳房健康不利。

2、改变饮食习惯:采用低脂高纤的饮食方式,多食用谷类、蔬菜及豆类。

3、经常按摩乳房:轻轻按摩乳房,可使过量的体液再回到淋巴系统。按摩时,先将肥皂液涂在乳房上,沿着乳房表面旋转手指,画约一个硬币大小的圆。然后用手将乳房压入再弹起,这对防止乳房不适很有好处。

4、穿稳固的胸罩:胸罩除了可防止乳房下垂外,更重要的是防止已受压迫的乳房神经进一步受到压迫,消除不适。

5、不吃高盐食物:高盐食物易使乳房胀大,月经来前的7~10天尤应避免这类食物。

6、试用热敷:热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用热敷袋或洗热水澡等方式缓解乳房疼痛。如果采用冷、热敷交替法,消除乳房不适效果会更好。

7、防止肥胖:对于过度肥胖的女性,减轻体重将有助于缓解乳房肿痛。

8、用蓖麻油敷胸:蓖麻油含有一种能提升淋巴细胞功能的物质,这种淋巴细胞能加速各种感染的复原,去除疼痛。方法是:将蓖麻油滴于折成四层的棉布上,让其沾满蓖麻油,但勿过湿,以免四处滴流。将此布敷于乳房上,盖一层塑胶薄膜,再放上热敷袋。将热敷袋调至你能忍受的热度,敷一小时即可。

9、切忌滥用药:有的人胡乱吃些消炎药或是药素类药来止住乳房胀痛,这是错误和危险的做法,因为乳房胀痛不能使用局部性的类固醇消炎剂。

10、补硒提高免疫力。硒能起到保护体内细胞的作用。

总之,早发现和早治疗无疑是乳癌防治的发展方向。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大力普及早期乳癌的检诊知识,广泛开展乳癌普查和妇女自查乳腺,以期早日实现提高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分享: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