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药剂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规律及原因。研究指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较多,但有意义的较少,PRR值计算简单,可用于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临床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监测且按不良反应标准上报。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12期《宁夏医学杂志》上。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度宁夏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8666例中的89
近期,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药剂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规律及原因。研究指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较多,但有意义的较少,PRR值计算简单,可用于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临床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监测且按不良反应标准上报。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12期《宁夏医学杂志》上。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度宁夏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8 666例中的89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整理分析及对报告率比值比(PRR)计算。
89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中女性512例,男性380例;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1岁,中位年龄43.6岁。肌内给药4例,静脉滴注给药888例。涉及42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类别排名前五位的是理血剂、解表剂、开窍剂、清热剂、补益剂,品种排名前五位的是注射用双黄连(液)、清开灵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血塞通、喜炎平注射液。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过敏反应和心血管系统反应。应用PRR检测到不良反应信号17个。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