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职业治疗能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参与周围事物的兴趣,改善人际关系,恢复社会功能,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摘要] 目的: 探讨适合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方法。方法:对8例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为期2年的院内开放式职业治疗,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定。结果:经过2年的职业治疗,患者的NOSIE量表评分由(159.32±22.27)分增加至(190.00±19.33)分;IPROS量表评分由(115.69±17.12)分降至(50.26±14.62)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院内职业治疗能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参与周围事物的兴趣,改善人际关系,恢复社会功能,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职业治疗是通过引导患者参与特殊设计的活动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它是在职业治疗师指导下,悉心选择适合患者的活动为媒介,发挥患者的潜能,强调重返家庭,面向社会,所以要求所选择的治疗媒介,具有较显著技能性和职业性[1]。我们对8例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院内开放式职业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均为北京回龙观医院康复科的住院病人,并符合如下标准,1)符合CCMD-3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排除药物依赖、酒精中毒、严重的躯体疾病患者,4)SANS、SAPS量表每个单项评分均低于3分。8例患者年龄在17-52岁之间,平均34.25岁,病期5-15年,平均13.5年,住院时间3-10年,平均8.6年。
1.2 职业治疗方法 采取小组治疗方法,小组成员由医师、护士、康复护士、职业治疗师组成。治疗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职业治疗师对患者进行2—4周的社交技能训练,教材采用Liberman等编写的《药物自我处置程式》[3];第二阶段:康复护士对患者进行前期训练,内容包括理货知识、销售技巧、收银技巧及礼仪等;第三阶段:职业治疗阶段,在医院院区内的小卖部作售货员,每天上下午各工作2小时,要求售货记录流水账,当日统计销售情况,做到钱帐相符,定期清点库存货物。患者独立上下班及完成销售工作,设专门护士观察、监督患者治疗情况,但不参与、限制患者的工作。
1.3 评定工具与方法 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评定。入组时、6个月、12个月、24个月末各评定一次,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完成。
《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有36个条目,由(1)工疗能力(2)生活能力(3)社交能力(4)讲究卫生能力(5)关心和兴趣五个分量表组成,分数越少越好。
《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有30个条目,归纳为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易激惹、精神病表现和迟滞6个因子,前三个因子分数和为积极因素,分数越高越好,后三个因子分数和为消极因素,分数越高越差。根据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计算出总分,分数越高越好[4]。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输入SPSS 10.0软件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的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量表NOSIE评分结果见表1。经过2年的职业治疗,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均明显改善,而迟滞表现明显减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表1 职业治疗前后患者NOSIE评分变化比较(n=8)
项目 |
治疗前 |
第6月 |
第12月 |
第24月 |
NOSIE总分 |
159.32±22.27 |
165.82±21.97 |
175.06±18.78 |
190.00±19.33﹡﹡﹡ |
积极因素 |
55.34±13.63 |
66.39±13.33 |
71.39±11.67 |
83.32±12.69﹡﹡﹡ |
社会能力 |
8.73± 2.61 |
11.70± 3.02 |
15.17± 2.78 |
19.19± 2.74﹡﹡﹡ |
社会兴趣 |
7.54± 4.24 |
9.60± 3.76 |
11.62± 4.03 |
17.66± 4.00﹡﹡﹡ |
个人卫生 |
9.37± 2.57 |
11.68± 2.35 |
13.34± 1.67 |
18.31± 1.69﹡﹡﹡ |
消极因素 |
29.02±13.23 |
23.57±13.58 |
20.32±10.83 |
18.32±10.63﹡﹡﹡ |
易激惹 |
4.88± 3.39 |
4.09± 3.75 |
3.95± 3.17 |
3.86± 3.27 |
精神病 |
3.26± 3.54 |
2.95± 3.56 |
2.84± 3.09 |
2.76± 3.04 |
迟滞 |
5.78± 2.81 |
4.25± 1.93 |
3.36± 2.31 |
2.48± 2.33﹡﹡﹡ |
注:﹡﹡﹡四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01
2.2 量表IPROS评分结果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患者IPROS量表评分比较(n=8)
项目 |
治疗前 |
第6月 |
第12月 |
第24月 |
工作情况 |
27.54±3.98 |
23.42±3.74 |
17.39±3.73 |
13.46±3.34﹡﹡﹡ |
生活能力 |
24.31±3.01 |
20.54±2.48 |
14.45±2.38 |
10.53±2.28﹡﹡﹡ |
社交能力 |
17.15±2.13 |
13.53±1.57 |
10.83±1.97 |
6.73±1.75﹡﹡﹡ |
讲究卫生 |
18.43±2.57 |
14.16±2.36 |
10.26±2.38 |
7.36±2.33﹡﹡﹡ |
关心和兴趣 |
29.78±3.64 |
20.93±3.54 |
17.83±3.76 |
14.73±3.49﹡﹡﹡ |
注:﹡﹡﹡四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01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也随之发生根本性改变,药物治疗虽然重要,但它只是整个综合治疗方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社会康复治疗才是促进患者康复,最终回归社会的有效途径。职业治疗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方面,它是通过有治疗目的活动,有系统的活动分析,特殊的治疗技巧来提高病残者的社会能力,帮助患者重新回归社会,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高[5]。
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开放式的院内职业治疗是一种新的探索,它为患者模拟创造了一种类似现实的场景,在这里患者可以逐步实现从病人身份到社会人身份的过渡。本研究发现,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解决困难能力和社会兴趣,说明开放式职业治疗能为患者回归社会和独立生活打下基础。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院内开放式职业治疗是可行的。
通过对8例患者的职业治疗,我们体会如下:
3.1 职业治疗的内容根据患者病前职业和兴趣等进行安排能增强患者的主动性,提高参与的兴趣,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3.2 患者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下上下班,完成理货、销售、记帐、盘货等复杂的过程,对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强自信有很大帮助。
3.3 以医院小卖部为媒介进行院内职业治疗,服务对象主要是患者及家属,通过宣传效应,可以使其他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家属、社会改变对精神病的看法,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精神卫生事业。
当然,由于本研究样本尚小,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将扩大样本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