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Kit是专门针对医学研究的组件包,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允许医疗专业人士创建诊断类App,接入iPhone手机。目前,已有首批5个App加入ResearchKit平台。其中包括由罗彻斯特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Sage Bionetworks联合开发的针对帕金森病(PD)的mPower。
3月10日的苹果新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发布了众所期盼的Apple Watch产品。虽然由于监测准确性问题以及某些监测项目需要得到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审批,苹果去掉了Apple Watch的健康监测功能模块,但在发布会上,苹果还发布了一款新的专门针对疾病的医疗软件平台ResearchKit,期望通过这款软件,将iPhone变为医疗诊断工具。
关于推出ResearchKit的初衷,苹果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斯(Jeff Williams)说,目前医学研究仍有几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参与者难招募,医学研究往往需要大量志愿者参与;二是调查数据偏主观;三是数据发布非常频繁。苹果的思路是:既然迄今已售出7亿部iPhone手机,而每部iPhone手机都是一部能记录用户健康信息的智能硬件,何不利用这个庞大的用户群体,让其中的有志者参与到医学研究中?
ResearchKit是专门针对医学研究的组件包,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允许医疗专业人士创建诊断类App,接入iPhone手机。目前,已有首批5个App加入ResearchKit平台,分别为由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健康学院、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和美国SageBionetworks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针对乳腺癌的Share the Journey,由斯坦福和牛津大学推出的针对心血管疾病的MyHeart Counts,由麻省总医院推出的针对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的GlucoSuccess,由西奈山医院和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推出的针对哮喘的Asthma Health,以及由罗彻斯特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Sage Bionetworks联合开发的针对帕金森病(PD)的mPower。
4月10日,Apple Watch将开始预约购买。正值第1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11日)前夕,本报特别采访了参与mPower开发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陈彪教授,就ResearchKit以及mPower为我们答疑解惑。
收集数据,打破时间空间限制
陈教授说,ResearchKit这个平台,很重要的一部分功能是收集数据,为研究服务。通过ResearchKit平台,mPower将使用户更容易签署知情同意并入组临床研究;可以通过对iPhone发出声音和通过手指敲击手机屏幕检测帕金森病相关症状,还可以通过让患者走动和站立,来检测患者的步态和平衡。同时,还可以通过这款App监测PD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等等。这些动态监测数据被传输到数据库,供医学研究之用。
临床上收集数据从问诊上来说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患者自述的,由医生提问题,患者来回答,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移动平台设置问卷来收集。还有一部分则要求医学背景,需要医生来解释,并且要现场看患者的反应。这部分数据就不能通过移动平台来收集。从检测上来说,像震颤、动作慢等症状,如果医生在诊室里诊治患者,主要是通过让患者做一些动作,由医生眼睛来观察,有没有症状、病情重还是轻,等等。当然,临床上也有专门检测这些症状的装置,比较客观。移动平台可以取代客观检测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更准确。
但陈教授也说,互联网医疗不是单纯地获取信息和数据,而一定是在建立医生与患者一对一关系的基础上的解决患者个人问题的医疗服务。
海量数据,值得期待
关于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收集的数据量问题,陈教授说,这个完全不用担心。ResearchKit项目公布24小时内,美国斯坦福大学就接到了11000余份参加心血管病项目的申请,5580人申请注册参加帕金森病项目。斯坦福大学评价说,我们做一项临床试验需要1万病例,通过全世界60个中心收集,需要花费2年的时间。而苹果这个项目短短24小时就有如此成绩,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假设苹果的7亿用户中有100万PD患者,其中有10%愿意参与这个项目,就是10万例患者,这个数据量就非常大了。共享数据,保留隐私
苹果非常重视保护用户上传到ResearchKit上的数据安全性,每个App用户对其中的数据分享都拥有可靠的控制权,限制在什么时间分享给谁。其中的敏感数据仅医学研究者可见,苹果自己也不会查看这些数据。
关于收集数据过程中如何保护个人隐私,陈教授说,医学中关于个人隐私有很规范的处理方式,第一个原则一定是知情同意。在移动医疗中,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是一种职业上默认的关系,患者告诉医生与病情有关的内容,医生不能告诉其他人。那么,哪些内容属于不能公开的内容?与内容本身、采集方式、使用目的都有关系,但核心有两条:其一,如果是为患者服务,一定要征求患者同意,将数据保存在安全的地方,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其二,如果是做研究,一定要征得患者同意,要经过伦理审查,要有专业的机构保障患者权益。
陈教授表示,关于保证移动医疗过程中的个人隐私,有很多原则,没有含糊的界限,办法也是现成的,但一定要有作为。政府和管理者必须制定明确的规定,要定义出来,划清界限,指导如何做;管理者和使用者要共同参与。目前,国家已开始研究和制定互联网医疗数据安全相关政策法规。
分析数据,找到监测患者病情进展的那把“尺”
通过ResearchKit平台收集到大量数据后如何处理呢?陈教授谈到,我们想知道如何监测患者疾病的进展,加重了吗?发展了吗?目前还没有好的“尺子”。如果不能衡量患者病情的变化发展,一方面无法进行药物调整,另一方面,不利于研发药物或手段延缓疾病进展。而通过这个平台收集大量数据并对之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哪些可以动态收集的
指标确实是与疾病进展有关的,即找到衡量病情变化发展的“尺子”,今后医生就可以通过“尺子”来“测量”患者的疾病进展与治疗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数据量越大,准确性就越高。
推动移动医疗发展,让医疗更加人性化,让患者“有人管”
陈教授说,苹果开发ResearchKit及相关App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个更开放的符合基本医疗方式的平台,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关于ResearchKit平台及移动医疗如何改变医疗现状,陈教授谈到,它能够解决平时医生在医院、在诊室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远程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病情的感受,等等。讲到这里,陈教授举了个例子。有个患者进了诊室,老伴儿说,你看,到医生这儿病就全好了,也不抖了,走得也挺快,回家就不行。帕金森病会受很多环境因素影响,医生在患者就诊时看到的症状,不能代表患者病情轻重,必须要动态监测。在国外,诊室护士会常规电话回访患者,这个平台也是帮助医生进行回访的一种手段。
陈教授说,医生要对患者进行管理,一定要建立一对一的关系。医疗服务最终目的一定是针对患者个人的,即使能够在网上对疾病知识进行咨询,但并不能了解患者个体的具体情况,不能解决患者的问题。医疗的目的不是得出一堆概率,而是针对患者具体情况或疾病趋势拿出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必须要有医生参与。移动医疗服务应该是针对具体个体的,是一对一的服务,否则得出的只是数据和信息,而数据和信息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个体。
移动医疗强调服务,强调建立关系,是一种O2O。建立关系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笼统来说,就是服务问题。移动医疗服务必然是有线上、有线下,否则不是完整的移动医疗。例如,医生只有见到患者,了解病情,为患者做一些基本检查,才能为其建立基本档案;很多治疗也必须是线下进行的,很多法律手续也要在线下完成。对患者的管理可以通过线上完成,患者也可以通过线上进行咨询。
关于患者如何从中获益,陈教授谈到,患者最大的获益就在于,有人管了。当今中国医疗最大的问题是,生了病,不知道到哪里就医。而移动医疗能为患者提供就医建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移动医疗就像是患者的家庭医生,在建立一对一关系后,可以随时随地对患者进行管理。可以是线下医疗服务的延伸,也可以由患者付费获得服务,即,建立明确的服务关系,有明确的责任义务。当然,如何维系这种关系是政府和商业模式需要思考的问题。
此外,移动医疗还可以帮助人们在疾病的最佳干预时点进行早期干预。现代医疗最大的特点就是疾病管理要前移,要重视预防;医疗管理要下移,要到社区去。例如,如果父亲是帕金森病患者,自己有帕金森致病基因,想提前干预,但不知道干预的最佳时点。这个时候,就有了管理需求,可以与医生建立关系,随身佩戴监测装置,一旦发现前驱症状,就可以开始干预。
引起医生兴趣,让医生真正参与移动医疗
陈教授一直强调,移动医疗,既然是医疗,就必须要有医生参与,没有医生参与就不叫医疗。当今时代,获取医疗信息非常便利,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诸多途径获得,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医生参与。而如果要针对某个具体个人进行医疗指导和管理,就一定要有医生参与。
每位医生都希望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更多数据,对疾病进行分析,得出新的诊断治疗方法。精准医疗会越来越关注每一个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医生的参与。ResearchKit最大的亮点就是能够引起医生的兴趣,提高医生的参与度。这样就容易在网上建立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使得移动医疗真正发挥作用。陈教授说:“医生参与,才算触动了移动医疗真正的‘痛点’”。
移动医疗让医生和患者得到解放,有助于推动中国医改
陈教授说,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改变医疗模式甚至颠覆医疗模式,才是移动医疗的核心。
移动医疗对于医生和患者都是一种解放,一方面,患者不需要频繁地跑医院,通过可穿戴设备,可以进行病情监测,也可以监测对治疗的反应,还可以进行线上咨询;另一方面,医生可以节省大量诊治患者的时间,可以管理更多患者,在接诊时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无论对于国家、医生还是患者都是有利的。因此,移动医疗作用很大,有助于解决医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
移动医疗对中国医改将有巨大推动作用。国家需要研究一系列问题,包括信息如何处理、各方如何参与、医生角色如何设定,等等,很多问题需要解答。移动医疗是一种非常好的新生事物,促进我们去探索一些不同的模式来开展医疗工作。当然,其最终目的是使人们看病更加容易,更加容易负担得起,看病更满意,人们更健康。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