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

专家呼吁降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

作者: 来源:腾讯 日期:2012-09-20
导读

         在既往发生MI的患者中调查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的最新研究[Circulation 2012 Sep 10]发现,与这些药物相关的心血管风险升高至少持续至MI后5年。他们发现,43608例患者在首发MI后至少曾用过一次NSAID处方药,这些患者的死亡和冠脉死亡或非致死性MI复发风险持续升高,至少持续至初次MI后5年,在校正其他因素后仍然如此。

  在既往发生MI的患者中调查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的最新研究[Circulation 2012 Sep 10]发现,与这些药物相关的心血管风险升高至少持续至MI后5年。因此NSAID对于有MI史的患者仍是危险的,即使在他们发生MI后5年依然如此。对于这些患者没有安全的治疗窗,即使用NSAID短期治疗仍然有害。

  Schjerning Olsen(该研究参与者)指出,在丹麦,无论是在MI患者还是在整个人群,NSAID的使用自从报告该药的心血管风险以来根本没有下降,她呼吁进行更好的教育,特别是对全科医师,因为他们会为很多患者开处这些药物。

  几种非处方NSAID的广泛可用是使患者相信这些药物安全性的另一个因素。在丹麦,只有小剂量布洛芬是可用的非处方NSAID,该药是心血管副作用方面较安全的NSAID之一,尽管它与胃肠出血相关。但在许多国家,非处方NSAID有数种,包括双氯芬酸,在研究中该药的心血管风险最高,甚至比罗非昔布高,后者目前已被撤出市场。因此,双氯芬酸绝对不能作为非处方药。对于这项研究,Schjerning Olsen和她的同事利用丹麦全国的医院和药房登记信息确定了99187例在1997年至2009年间首次发生MI的患者,并且在随后数年追踪了这些患者的NSAID使用情况。

  他们发现,43608例患者在首发MI后至少曾用过一次NSAID处方药,这些患者的死亡和冠脉死亡或非致死性MI复发风险持续升高,至少持续至初次MI后5年,在校正其他因素后仍然如此。

  服用NSAID患者与不服用NSAID的患者的死亡和CHD死亡/MI风险比(95%CI)

  在使用NSAID者中,双氯芬酸与心血管事件风险最高相关,在5年随访期间风险比为2.07~2.73。选择性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和塞来昔布紧随其后,风险比分别为1.73~2.17和1.55~1.87。

  和既往的研究一样,这项研究也发现萘普生是心血管相对风险最低的NSAID(HR 1.02~1.85)。结果可能表明,如果NSAID治疗无法避免,应首选萘普生。但他们提出警告,和布洛芬一样,萘普生与胃肠出血风险高相关,而胃肠出血与MI患者预后差相关。因此,他们倡导在MI患者中以一种非常保守的方法来使用NSAID。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