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

我国急救培训教育普及率仅1%

作者: 来源:京华时报 日期:2012-09-10
导读

         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造成80人死亡。由于酷爱户外运动,海猫时常会关注户外驴友的一些论坛网站,自己也学习了一些应急救护常识。

  政府民间共同联动

  虽然来上应急救护课程的人并不多,但海猫依然坚持着他的培训课程,“多一个学习过专业救援的人,当遇到灾难的时候,就多了一丝生还的机会”。海猫说现在他就希望能通过几家民间救援队的联动,推动政府政策的出台,将应急救护常识推广到社区、城镇及大中院校内,补上我国的“生命教育课”。

  在国家彩票公益金支持下,中国红十字会各级组织启动了全国应急救护培训的普及活动,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亚运会等重大事件,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广泛开展。截至2010年,全国共培训应急救护师资近10万人,救护员1000万人,近5000万人次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培训。几年来,尽管进步很大,但与国外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在发达国家,应急救护知识已经十分普及,比如法国为40%,德国普及率为80%,企业员工必须有一定比例接受急救培训以及实施急救人员的权力保护等问题。日本每年都要举行抗震活动,教市民如何脱险与自救互救。在美国,仅接受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人就有7000万,相当于全美总人口1/3。不少国家规定,应聘人员谋职时必须持有急救员合格证。

  但在中国,急救这样的概念依旧被人们认为只是医生的“专属”。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部长王平说,虽然现在各省红十字会都在做应急救护培训,但模式并不统一,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应急救护培训多为地方政府买单,但在其他地区,资金的缺乏让急救培训难以接地气,更难常态化。

  据王平介绍,加强救护培训将是红会未来的核心业务之一。

  ■链接

  自救常识

  地震掩埋不要慌,镇定应对有希望。首先判断所处地,然后确定自身伤。处地结构支撑稳,扩大头口空间强。有伤止血最重要,红伤尽快包扎上。四处打探找出口,多数出口有亮光。堵压不能离险地,敲击信号传外邦。三短三长又三短,规律敲击求救方。保存体力求生机,坚定信念莫紧张。

  1.选择夹角避震

  地震发生时,立即选择床下、床前、桌下,蹲身抱头,以躲避房盖、墙砖等物体的打击。

  2.选厨房厕所避震

  这些地方开间小,有上下水管道连接,既能起一定支撑作用,又可能找到维持生存的水和食物,有可能减少伤亡。

  3.首先保护自己

  只有保存了自己,才有可能去抢救他人。

  4.护住头、口、鼻

  如果自己已经被埋在了废墟下面,要头脑冷静,先用手保护好头部和鼻子、嘴,以免受伤害和灰土窒息呼吸道。

  5.不要大声呼喊

  尽量减少体力消耗,被压在里面的人听外面的声音清楚,而外面对里面发出的声音却不易听见。要积蓄体力,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大声呼救。

  6.节省使用水源

  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没有水要找容器保存自己的尿液饮用,也可以找湿土吮吸。液体只作润唇、小饮而绝不可大喝。如果困在里面时间过长,要找一切可能吃的东西充饥。

  7.巩固生存空间

  要尽快用砖块将头上身上的屋顶板顶住,以防止在余震中把自己砸伤。要想方设法用棍子给自己捅出一个出气孔,以防止窒息。

  8.创造逃生条件

  要寻找可以挖掘的工具,如刀子、铁棍、铁片等用来挖掘废墟。可以看到光线、听到声音、感觉风大的地方说明距离地面近。

  9.坚持就能胜利

  需要强调的是,被埋在废墟里面的人,只要能坚持下去,生存率还是很高的。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