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

纽约时报 多动症药物治疗无长效

作者: 来源:译言网 日期:2012-09-03
导读

         三十年来治疗多动症【译注: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或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简称ADHD或A.D.D. ,完整译法: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简称多动症,是一种常见儿童心理疾病】 的药物消耗增长了二十倍。

关键字:  多动症 | 药物治疗 | 长效 

  美国有三百万儿童因为注意力问题而服药。去年快年底的时候,这些儿童的父母们非常担忧,因为那个时候对治疗绝对必要的药物如利他能(Ritalin)和爱得罗(Adderall)【译注:皆为治疗多动症的常见药物】出现了短缺。

  问题是:这些药真的有效吗?我们真的应该继续提高处方量吗?

  三十年来治疗多动症【译注: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或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简称ADHD或A.D.D. ,完整译法: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简称多动症,是一种常见儿童心理疾病】 的药物消耗增长了二十倍。

  作为一名心理学家【译注:作者L Alan Sroufe是明尼苏达大学名誉教授】,我已经研究问题儿童的发育四十多年了。我相信我们应该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对这些药物依赖如此严重?

  治疗多动症的药物能在短期内提高人的注意力,因此对备考的大学生相当有效。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些药物既不会提高学习成绩,也不会减少行为问题。此外,它们还可能有严重的副作用,比如抑制儿童发育。

  可悲的是,少有医生、家长知道这些药物的无效性。

  现在发表出来的多动症研究主要是药物的短期试验成果,和多动症患儿大脑的异常。确实,乍一看一些无可争辩的事实似乎证明了药物的有效性。正是由于这些研究结果有部分的现实依据,我们才难以看清目前多动症治疗的问题所在。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许多心理学家一样,我相信:儿童的注意力困难源于基因或与生俱来的大脑缺陷。就像1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患者需要胰岛素来纠正他们天生的生物化学失衡,这类儿童需要药物来纠正他们的注意力缺陷。然而现在看来,没有或者说几乎没有证据支持这个假说。

  1973年,我翻阅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关于儿童药物治疗的论文。几十个严格控制下的研究证明:当儿童面对那些重复的、要求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时,这些药立即提高了他们的效率。我也进行了一项此类研究。在几乎所有的短期研究中,家长和教师们都认为孩子的行为问题减少了。这些结果导致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剧增;许多人得出结论:注意力缺陷是"大脑缺陷"的假设已经被证实。

  但是不断有人提出问题,特别是在这些药的作用机制和药效的持久性方面。利他能和爱得罗,都是右旋安非他命与安非他命的结合物,都是兴奋剂。那么它们为什么会使儿童平静下来呢?一些专家争辩说,由于有注意力问题的儿童的大脑大异于常人,这些药物对他们有神秘的反效果。

  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反效果。二战中,雷达操作员被派发了这类药物来帮助他们保持清醒和集中注意力于乏味、重复的工作。1990年,在翻阅关于治疗注意力缺陷药物的文献时,我们发现:不论是否有注意力问题,孩子都会对兴奋类药物起相同的反应。并且,这些药物虽然帮助孩子在课堂上安下心来,却让他们在操场上更加活跃。总体而言,兴奋类药物对于所有大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功效。它们强化了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特别是当他从事的任务本身无趣的时候,或者在人感觉疲乏或厌烦的时候。但是这些药不能提高人广义的学习能力。

  就像许多节食者使用类似的药物来减肥然后又放弃了一样,有注意力问题的儿童在长期使用兴奋类药物后,药效会逐渐消失。一些专家曾认为:多动症儿童大脑的某种不同使得他们不会对这些药产生抗药性。而实际上我们现在知道了:刚开始服用这类药物的儿童会出现没胃口和失眠的情况,这些情况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消失。同时逐渐消失的还有药物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服药的儿童显然对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因此药物的有效性丧失了。许多父母在让孩子停药之后发现他们的行为问题更加严重,因此而确信:这些药有效。事实上,成年人如果突然少喝咖啡、或停止吸烟,也会出现类似的反应。

  ******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研究证明注意力缺陷药物对患儿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或行为问题有长期的效果。而这些方面才是我们想要他们提高的。直到最近,这些药物的大部分研究都没有采用规范的随机实验方法,其中的一些还存在其他的研究方法上的缺陷。

  然而在2009年,有一项有效控制且历时十多年的研究发表出来了,其结论非常明确。这项研究随机选取了600名有注意力问题的儿童,分为四种治疗条件:一部分只吃药,一部分只接受认知行为法【译注: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美国主要心理治疗流派】的心理治疗,一部分同时吃药和接受心理治疗,还有一部分是不接受系统治疗、只接受社区服务的对照组。一开始的时候该研究似乎显示:药物治疗、或者药物加心理治疗,疗效最为明显。但是三年以后,这些疗效消失了。八年以后,他们找不到任何证据表明药物对患儿学业和行为的有效性。

  是的,所有治疗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逐渐消失了;但是该项研究还在继续进行中。显而易见,多动症儿童需要的是比这项研究中的方法更加广泛、更早进行、疗效更持久的治疗方案。

  尽管如此,神经科学的发现被用来为药物治疗这种假设性的“先天缺陷”的看法撑腰。这类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素的模式是不同的,且有其他异常的地方。这类研究的技术水平虽然可以让家长和非专业人员印象深刻,其研究结论却会让人误解。有行为问题的孩子其大脑扫描图像当然会显示异常;显示正常是不可能的。人的行为和大脑是相互关联的。许多人的抑郁症时好时坏,不论服药与否,他们的大脑功能会随之出现相应的变化。

  许多关于多动症的大脑研究都要在儿童从事要求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时检查他们。如果这些孩子是因为缺乏动力或者调节行为的能力尚未得到发展而不能集中注意力,他们的脑部扫描肯定显示反常。

  不论如何检测大脑的功能,这类研究不能告诉我们:这些观测到的异常是生来就有的,还是患儿由于创伤、长期压力或其它婴幼儿时期的经历所致。近年来行为神经科学的一项影响深远的发现是: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发育中的大脑是被人的经验塑造出来的。

  毫无疑问,有大量儿童存在注意力、自我控制和行为上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娘胎里带来的吗?或者是由于他们幼年的经验所致?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只有研究儿童和他们的环境,要从出生前一直研究到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我和我在明尼苏达大学的同仁们已经对此研究了几十年了。

  从1975年起,我们一直跟踪调查200名出生贫穷因而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的孩子。我们在他们的母亲怀着他们时就开始研究,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们一路研究他们与亲人、教师和同龄人的关系。我们追踪他们学业上的进步和刚刚步入成年的经历。我们定期检测他们的健康状况、行为、智力测验的成绩和其它特征。

  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50%的人在青年阶段符合某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接近一半的人在学校至少出现过一次行为问题;24%的人在12年级【译注:相当于中国的高三年级】前辍学;14%的人在一年级或六年级时符合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其它一些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家境贫穷的孩子具有以上趋势。多动症在所有孩子中的发病率估计在8%。我们的研究发现:儿童成长的环境可以预测他们患多动症的可能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孩子出生时的神经异常指标、智商以及婴儿的性情(包括婴儿的活跃水平),都不能预测患多动症的可能性。

  ******

  家境富裕的孩子有许多也被诊断为多动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有许多根源。其中之一是家庭内部的压力,比如家庭暴力、缺乏亲友的扶持、混乱无序的生活环境(包括频繁搬家),以及特别重要的一点:父母干预的模式攻击性过强导致孩子冷不防被刺激了。比如,六个月大的婴儿正在玩的时候,父母从后面把他(她)抱起来,放进了浴盆。又比如,一个三岁的孩子在解决某个问题时感到沮丧,父母却在旁嘲笑他(她)。这样的做法过度刺激了孩子,且对于他们发展自我调节能力有负面影响。

  首先,让孩子吃药对于改变那些对他们发育有害的条件没有丝毫作用。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些条件的重视依然不够。制定政策的人们对于儿童注意力缺陷是一种器官性疾病如此深信不疑以至于他们几乎取消了寻找对多动症全面理解的尝试。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资助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多动症的生理的和大脑的成因。虽然有一些研究是关于其它治疗手法的,但是对于个体经验对多动症的影响却极少研究。在这样一个导向之下,科学家们往往只申请解释多动症的生物化学成因的研究经费。

  结果,我们只问了一个问题:儿童的注意力问题是否与大脑功能的某些方面有关?答案一直是肯定的。我们一直在忽视一个非常现实的可能性:大脑异常和多动症可能都是由个体经验造成的。

  我们现在关于多动症的研究方向有很多问题。首先,对于儿童的学习和行为问题,我们永远不可能找到一个单一的解决办法。虽然少数儿童能够从短期的药物治疗中获益,但是对数百万儿童进行大规模的、长期的药物治疗不是个解决办法。

  第二,对儿童进行的、大规模的药物治疗强化了一种社会观点: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药丸来解决;还给数百万儿童这样一个印象:他们生来就有缺陷。

  最后,认为药物可以治愈儿童行为问题的错觉妨碍了我们这个社会寻求必要的、更为复杂的解决方案的努力。药物帮助所有人,包括政客、科学家、教师和父母,脱离了困境。所有人,就除了那些孩子。

  假如药物(研究表明有效期在4到8周)不是答案的话,答案究竟是什么?

  多动症儿童许多有焦虑或抑郁;还有一些承受着家庭内部的压力。他们应该被当作独立的个体来对待。

  至于多动症药物的短缺,会继续时有时无。由于这些药物容易使人上瘾,产量的多少是由国会决定的。国会批准的产量和医生开出的处方量的多少并不一致。只要我们继续依赖这些药物,到今年年底之前,非常可能出现另一轮药物短缺。许多用心良苦的父母、心理医生和教师都以为这些药物有效,事实并非如此。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