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SR相比,CAF而非PAF是CRT术后超声无应答及不良临床效果的一个显著的预测因素。CAF且双室同步起搏比例<90%发生不良临床效果的风险较高。
引言:对于房颤患者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尤其是对于房颤不同亚型[阵发性房颤(PAF)及慢性房颤(CAF)]治疗的临床意义目前尚不明确。
方法:对连续入选的428例患者(年龄为69±12岁,LVEF为24±7%,QRS时限为160±29ms,NYHA 3.1±0.3级)进行分析。对他们随访超过4年,主要是试验终点包括死亡、心脏移植或心衰患者的再住院。在术后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应答的评估。通过设备诊断获得248例患者的双室同步起搏比例(%BiVp)。
结果:与窦性心律组(SR)相比(n=168),慢性房颤患者(n=151)年龄更大、女性较少、而且更容易发生缺血性心脏病(所有的P<0.02);而阵发性房颤患者(n=109)年龄更大、女性比例较少(两者的P<0.05)。与SR双室起搏比例相比,CAF的比例较低(97±5% vs .93±9%,p<0.01),而与PAF组相比无明显差异(97±5% vs .95±10%,p=0.17)。在多因素分析中显示,与SR相比,CAF与超声应答率低相关(校正HR=0.58,95%CI:0.36-0.94;P=0.02),而与PAF无明显关联(校正HR=0.9,95%CI:0.54-1.5;P=0.5)。与SR相比,CAF而非PAF与不良的临床效果相关。与SR组相比,双室同步起搏比例<90%的CAF的临床获益更差,然而与SR组相比,双室同步起搏比例>90%的CAF在双室同步起搏比例与临床获益方面没有差异。
结论:与SR相比,CAF而非PAF是CRT术后超声无应答及不良临床效果的一个显著的预测因素。CAF且双室同步起搏比例<90%发生不良临床效果的风险较高。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