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进入大学生活面临着三个转变:从家庭生活到校园生活的转变,从孩童时代向成人岁月的转变,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摆在大学新生面前的,可能是十几年的时光里从来不曾遇到过的严峻挑战,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生活,他们会感到新鲜、兴奋和激动。
摘要:针对大学新生常见的适应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结合心理教学和咨询实践经验,参照“NLP”(身心语法程式学)的基本理念,我们在阐明适应基本含义及适应不良的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适应不良的危害与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变不合理的理念是优先的适应;提高自我生存能力是基本的适应;设置成功的目标是聪明有效的适应;协调好人际关系是重要的适应;积极主动的行动是适应的关键五个程式和观点,旨在提高大学新生的主动适应和自我调控能力,也便于促进和同仁的交流。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行为;心理调适;身心语法程式学
新生进入大学生活面临着三个转变:从家庭生活到校园生活的转变,从孩童时代向成人岁月的转变,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摆在大学新生面前的,可能是十几年的时光里从来不曾遇到过的严峻挑战,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生活,他们会感到新鲜、兴奋和激动。新鲜过后,一部分同学便会产生种种的不适应,而出现困惑、茫然、无助、无奈、无力、压抑、抑郁、焦虑、烦躁、退避、失眠等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有人称之为“大一综合症”,倘若不进行及时调整,必然会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和生活质量。基于这种思考,结合心理教学和咨询实践经验,参照“NLP”(身心语法程式学)的基本理念,我们在阐明适应基本含义及适应不良的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适应不良的危害与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变不合理的理念是优先的适应;提高自我生存能力是基本的适应;设置成功的目标是聪明有效的适应;协调好人际关系是重要的适应;积极主动的行动是适应的关键五个程式和观点,旨在提高大学新生的主动适应和自我调控能力,也便于促进和同仁的交流。
1适应的基本含义及适应不良的表现:
1.1适应的基本含义
适应是一个与人的需要与满足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是一个人通过不断做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积极的适应就是发展,消极的适应会导致身心疾病。学会适应是每个人健康生活、建造成功人生大厦的前提与“基石”。
在墨西哥有位普通的牧师,他死后全世界大凡到墨西哥旅游的人们,都纷纷到他的墓地去献花祭拜。原来他生前为自己写了三句话的墓志铭,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在我少年气盛的时候,我想改变整个世界,可是,当我拼力去做的时候却碰得头破血流,抱怨社会对我不公”;第二层意思“于是,我想改变我的亲人和朋友,然而,当我去实践我心中梦想的时候,得到的仍然是那样的无力,无助,无奈,有花无果”;第三层意思是“看来,我只能改变自己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当我改变自己的时候,却意外发现,我的亲人,朋友乃至整个世界都发生了改变。”就是墓志铭上的这三句话,使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牧师,死后名扬海内外,受到了世人的高度敬仰。因为他向世人透露了一个人生奥秘,每个人只有从自身找原因,改变自我的心态,积极主动地适应,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五彩缤纷的真实世界,进而得到社会的承认,享受生活本身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人类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达尔文曾尖锐的指出:适者生存。人类必须以最大的努力去适应环境,否则生命将难以维持。有适应才有发展。然而长期以来,人们重视智力开发和技能传授,却忽略了适应对人才发展的作用。适应有多种形式,消极的适应是一种不健康的适应,它以牺牲个体的发展为代价,甚至会导致腐败,罹患各种心理疾病。积极的适应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它具有三种含义:
①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或顺应环境中的某些变革;
②不断地探索和选择,从一个目标走向另一个目标。
③体现一种有价值的生活。
我们在案例中说到的那位墨西哥牧师,就是一条在不断探索和选择中最后找到改变自己的成功之路,这就是我们倡导的使自己不断成长、进步的发展性适应。
1.2大学新生常见的适应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面对现代化社会的急剧变化,而对生存的各种现实环境,感觉到有心理适应困难的人不断增加。由于社会适应不良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孤独与抑郁。
由于对新环境不接受,或期望值过高,现实不如心意;或是不懂沟通,未能建立自己的人生支持系统;或是生活中屡受挫败,无力解决,都会使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和抑郁。
1.2.2失落与沮丧。
由于自己对学习,生活目标要求过高,自己力所不及或者遭受意外打击与失败。因此,情绪一落千丈,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1.2.3自卑与退缩。
由于低估自己,拿别人的优点比自己的缺点,放大自己的弱点,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过于自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如:自己认为学习、能力等方面不如人,就全盘否定自己,自愧无能。在现实环境中退避萎缩,踟蹰不前,较少参加集体活动,以维护虚假的自尊。
1.2.4恐惧与逃避。
害怕失败,畏难避险,做事思前想后,忧心重重,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选择“安宁”,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1.2.5浮躁与烦恼。
过分功利,看人家有“票子”,“房子”,“车子”,就“急不可耐”,跃跃欲试。不能安下心来读书做事,甚至盲目弃学经商,追求时尚。由于受个人实力和外部条件所限不能如意时,又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甚至出现情绪的紊乱状态。
1.2.6紧张与焦躁。
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生活难以自理;或是由于担心“挂科”太多,毕不了业;或是社会变化快,竞争激烈,不懂得合理宣泄,心理不能放松,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使得一些人精力不能集中,甚至诱发失眠、头疼等症状。
1.2.7愤怒与冲动。
由于年轻气盛,情绪不稳,遇到不顺心的事儿,就“怒发冲冠”,拳脚相加。冲动使人丧失理智,出现毁物伤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等问题。
1.2.8空虚与倦怠。
因多次遭受挫折,打击,感到前途渺茫,信心不足;或是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不太满意而无奈;或遭受不公待遇,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生活空虚乏味,心理倦怠易疲,每天散漫悠闲,无所事事,表面“潇洒”,其实内心痛苦不堪。
2适应不良的危害与产生的原因
2.1适应不良的危害
由于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孤独与抑郁,失落与沮丧、自卑与退缩,恐惧与逃避,浮躁与烦恼、紧张与焦虑,愤怒与冲动,空虚与倦怠等不良情绪状态及行为表现,会使人的心理发展受阻,使许多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正常学习、工作与生活,导致学习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还会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如头痛,头晕,消化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等,严重妨碍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抑郁、易怒、冲动还可能导致自伤或人身伤害,造成自杀或违法犯罪的恶果。
2.2适应不良产生的原因:
2.2.1家庭教养方式失当。“包办式”“掌控式”“放羊式”“溺爱式”“暴力式”等,家教方式失当是适应不良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
2.2.2应试教育后遗症。忽略学生“会生活,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会关心,会自我教育”(“六会”协同教育思想),只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略学生心理成长的“应试教育”,是产生适应不良的另一客观原因。
2.2.3在家教、学校教育失当及社会环境影响下,学生自我的心理应对及行为习惯方式基础上形成的较为幼稚、偏激、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是适应不良产生的内在主观因素。
2.2.4认知方式是适应不良产生的主观原因和决定因素。“以点带面”,“以偏盖全”,“孤立僵化”等不合理、不客观、不科学、违背客观规律的认知方式,必然导致适应不良的发生。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学会主动调试,迈向成功殿堂
3.1改变不合理的理念——优先的适应
我们每个人在原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些不合理的理念,当来到一个新的环境,特别是受到一些挫折和不如意的事儿,那些不合理的理念便会冒出来,干扰我们的心理和行为。比如认为:“我家很穷,买不了好吃,好看,好用的”;“我本应该考上xx大学”;“我不愿意和陌生人讲话”;“老师讲完课就走,没人辅导学习”;“我长得又小又黑缺乏魅力”……关于不合理的理念,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理情调节法”有个“ABC理论”。A:代表发生的事件;B:代表观念、态度、看法;C:代表结果。其基本思想是:不是(A)必然导致(C),而是(B)每个人所持有的观念、态度、看法不同,才导致不同的结果发生。如:同样是“穷”,有人认为“穷则思变”,贫穷属于过去,富足从我开始,我现在正在积累富足的资源;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有人想天涯处处有芳草,只要自己真想学,一定会找到优秀的老师。本科学校不理想,我可以考研上理想的大学,我是大学四年生活的主宰;大学学习的一个中心任务——就是学会“自我教育”,孔子没有人辅导他学习,他是主动向人请教,留心身边事物,善于在生活中学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最终成为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长得小”是因为浓缩的都是精品;“长得黑”是黑珍珠嘛!人的魅力在于内在的修炼。当我们学会改变自己不合理的理念的时候,就会化腐朽为神奇,为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真实世界而庆幸,过好大学充实而有效率的生活。
3.2提高自我生存能力——基本的适应。
没有生存能力,何谈心理发展?因此在社会飞速发展,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学会生存将是一种最基本的适应。
现代人生存并不局限于低层次的吃饱喝足,更重要的是如何生活。包括生活上的自理能力、独立处理生活中各种关系矛盾、使自己心理生活阳光快乐的能力等等。
自理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想克服依赖性和惰性,就要从按时休息、讲究卫生、遵守规章制度、自主学习、自主交友、自我设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一点一滴形成好习惯。
会生活,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自立的。如果说,以往的教育和生活把你变成了一个被操控的“机器人”,上大学正是你唤醒独立意识的契机,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复杂的人际关系,都需要每个人独立面对,你不可能永远依赖别人。而这种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不是遗传来的,主要是在生活的实践中去培养、去锻炼,才能获得。害怕失败,遇事躲避,总想依靠别人就独立不起来。不必在乎结果的成与败,得与失,只要勇敢地开始第一次尝试,就会有深刻的体验,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成功了,能力自然提高;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弥补不足,再去尝试,更能提高你的能力,终会成功。只要你敢于一次次地去尝试,去实践,就会具有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生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可以让“枯枝长出鲜果,沙滩布满森林”。这种能力使你拥有了劈开成功大门的利剑——自信。
3.3设置成功的目标——聪明有效的适应。
目标是人生航船的“罗盘”和“马达”。当人们没有目标时,会感到迷茫和空虚;当人们目标过低时,又缺乏一种动力;当人们目标过高时,又常因为达不到理想而失望。很多适应困难都来自于个人目标水平失当。美国耶鲁大学曾做过追踪调查,在美国生活地位显赫,收入颇丰的人都是那些当年在大学时就具有明确目标的人。当年把目标写在纸上的人只有3%,而恰恰是这3%的人表现最优秀。那么,设置什么样的目标才会助人成功呢?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的“套圈实验”告诉我们;成功的目标设置,需要把握两条原则:①、富有一定的挑战性;②、通过努力即可达成。如果你只有远期目标(理想)没有近期目标(即短期内立即要做的事)那么你的人生理想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时间一久,就会迷失方向,丧失信心。只要近期目标,没有远期目标,你就不能保持一种永恒的动力。只有我们设置那富有一定挑战,通过努力即可实现的目标,就会有行动的方向与动力,人生就会充满信心与活力。关于这一点,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的智慧会给我们更多的启迪。他把42公里195米划分为十几个目标,每实现一个目标就为自己祝贺打气,过去,跑到一半时他心想“我才跑了一半啊”,现在他会兴奋地对自己说“我都完成一半啦”。明确的目标,积极的心态是他获胜的法宝。
3.4协调好人际关系——重要的适应。
人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支持力、归属感和安全感,心情才能愉快。人际关系的建立,既有认识问题,又有技巧问题。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曾写过一个耐人寻味的公式“I+We=Full I”,意思是说,个体的“小我”,只有把他融于We“大我”才能使自己成长为羽翼“丰满的我”,才能翱翔蓝天成为“行于大道”、“大写的我”。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多关心别人总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主动开放自己,首先伸出自己的手,才能握到别人的手,你对别人敞开心扉,别人也是如此,只有付出真诚,才会得到真诚。另外,善于发现他(她)(A)的优点,并且在背后第三者(C)面前讲出他(她)(A)的优点,你会意外的发现你与(A)和(C)人际关系会好得令你无法想象,这是我多年咨询服务得到的“秘诀”。学习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你就会得到很多朋友,得到别人的尊重。反之,你在背后讲别人的怪话,也一定会传到别人的耳朵里,人家会说你两面三刀,人格低下,人际关系会出现紧张,敌对情绪,从而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3.5积极主动的行动——适应的关键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三易其名,(陶文俊——陶知行——陶行知)从而,告诉我们行动力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积极行动可以使你摆脱由于环境不适应带来的孤独,苦闷,烦恼,空虚,等一些不良情绪状态。行动使你了解了环境,也让环境、别人了解、接纳你自己,行动会使你获得充实和愉快。当你积极做事的时候,你已经忘记了那些不良情绪,它们也会觉得“没意思”离你而去。那些专心于自己事业,辛勤劳动的人们是没有时间去“空虚”去“烦恼”的。武术家李小龙说的好:“光知道是不行的,要去做,光明白是不行的,要去练”。觉得“活着太累”的烦恼人,“让行动成为你一生的将领,”赶快积极行动吧!行动会带给你价值,行动会带给你心理的健康,快乐与幸福。
4提升适应能力的行为训练方法:
4.1把自己的生活费做一个简单的开销计划。比如伙食费、生活日用品费、学习用具费、通讯工具费等。
4.2每天发现回宿舍,同班级同学(A)身上的一条优点,并向第三者(B)去真诚的讲出来。
4.3按季节特点制定一个个人作息时间表。比如,何时起床,起床后做什么?午休时间最多不超过1个小时,晚上几点睡觉?睡前回忆下自己完成计划的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4.4与同学谈一谈“自我教育”的问题,重新定位自己的目标。
4.5睡觉前,醒来后对自己说:“每一天,我用各种方式,使自己变得健康快乐”默念10遍。形成积极心态。
参考文献:
[1]高大光.体育与健康的人文思考[M].通辽: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04).
[2]高大光.心理卫生与咨询[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06).
[3]王志彬.自我心理调试策略简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08):190.
[4]汤冬玲等.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0,(04).
[5]刘萍.体育锻炼是实现大学生心理bet188金宝搏官网登录窍门 的重要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0,(11).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