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的机械式记忆,会造成记忆内容只停留在感觉记忆阶段;便有更多的初级情绪保留;因而便会有更多的思维紊乱因素的存在。因此,记忆不提升容易造成思维紊乱。杂乱的情绪得不到疏导,便容易成为心理问题、精神疾病的因素之一。
摘要:过量的机械式记忆,会造成记忆内容只停留在感觉记忆阶段;便有更多的初级情绪保留;因而便会有更多的思维紊乱因素的存在。因此,记忆不提升容易造成思维紊乱。杂乱的情绪得不到疏导,便容易成为心理问题、精神疾病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意义记忆 机械记忆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正文:
一、什么是记忆?记忆(memory)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与感知觉不同,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而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个体经验保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书籍、雕塑、图画、建筑物等社会文化形式,都可以保存个体经验。但是,只有在人脑中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才叫记忆。
记忆的作用?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的。在知觉中,人的过去经验有重要的作用,没有记忆的参与,人就不能分辨和确认周围的事物。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由记忆提供的知识经验,起着更大的作用。
记忆的种类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一)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近二十年来记忆研究中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离开来。
(三)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另外,心理学家还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四)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还有研究者将记忆划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例如,在学习游泳之前,我们可能读过有关的一些书籍,记住了某些动作要领,这种记忆就是陈述性记忆;以后我们经过不断练习,把知识变成了运动技能,真正学会了在水中游泳,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了。
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
新异刺激 选择注意
外界刺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编码―― ――存储
――提取
二、心理学意义上的记忆与通俗理解上的记忆
(一)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一般保持0。25秒至0。2秒。
短时记忆,一般能维持一分钟。
长时记忆,能维持较长时间。
(二) 通俗意义上,主要以记忆方法不同而区分的两种记忆为: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机械记忆亦即死记硬背;意义记忆即为理解意义基础之上的记忆。
不用说,意义记忆容易造就更高层面的记忆。即顺利完成编码过程
三、过量的机械式记忆,会造成记忆内容只停留在感觉记忆阶段;便有更多的初级情绪保留;因而便会有更多的思维紊乱因素的存在。
因此,记忆不提升容易造成思维紊乱。杂乱的情绪得不到疏导,便容易成为心理问题、精神疾病的因素之一。
四、感觉记忆阶段,伴随更多的感性情绪——因为没有经过更多的理性梳理。而能够经历较为理性的梳理,进入到短时、长时记忆阶段;能够顺利完成编码解码,顺利进行再认与有意识的回忆。
五、现实中过量的机械性记忆易造成思维紊乱,所记内容容易忘记。即使顺利进入短时记忆阶段,也会很快退行。因未形成整体联系。
六、还极易造成心理、精神的问题疾病。
例如,笔者曾经观察过某一高中学生,用完全背诵(即机械硬背)的方式,逐段背诵老师所教内容,一开始小测时,成绩相当的好;可到了后面内容多时,就不行了;甚至出现了思维紊乱,再也学不下去了。后来休学留级,还是出现这种状况;甚至产生了精神疾病。该生是个典型案例。
七、一些研究记忆的专家,为造就快速记忆,甚至在众人面前顺背、倒背一些日常上看,无联系的字、词等;其实更多的只是达到机械性记忆。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时间也能达成再认与有意识回忆;却容易造成情绪思维垃圾;假如得不到即时的正确的理性梳理。便成为了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的隐形杀手。
例1,关于“3.14159264…… ”的背诵。
古时候,说的是一个经常爱偷懒的私塾老师,天天叫学生背数学上的圆周率,即3.14159264……。因为数字没有规律,学生背了一天又一天还都不会背;老师便借机天天跑到山顶上的一个寺庙里去喝酒。后来有一个学生便编了一个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溜去把酒吃;酒杀而,而不死,乐而乐。等到老师回来后,发现所有的学生都会背了;老师也就再也没法偷懒了。
例2,关于“快速记忆法”
关于“快速记忆法”,所有关于记忆的内容,其实,最难的当属人们最不常见的,无规则的记忆内容。而所谓快速记忆法,也只是
其实,概括起来说,所记内容常会失掉该内容的原汁原味。
例3,历史上的“两脚书橱”。
古时候,有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他对于一般人们熟悉与不很熟悉的典籍,都能顺背、倒背如流;甚至还能精确地指出所背内容,是在哪本书、哪行哪页;可一到了真正使用时,却显得十分无能。因此被人戏称:“两脚书橱”。
可见,这种方式的记忆也只达到机械记忆阶段;没有达成真正的领悟。
八、所以“记忆”应是心智统一的过程。
因而,从理解意义上说,虽在记忆内容上似乎慢了些;不能在多少时间之内达到快速再认与快速复述。然而,却令人容易记得牢。这是用“心”,用上情绪感觉的过程。
而,看似快速即表面上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大量再认,回忆的内容却很难进入较长时间的记忆。可谓用“智”不用“心”。从教育、教学的真正塑造本质意义上看,学生更多的是考后便忘,很难达到使用所学的目的。
九、本人有心于此项内容的深入探讨;在这里仅是提出平日所察,粗略行文;实是希望能与更多的研究做一交流。笔者有意于主题为:用“心”与记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资料:《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