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Ps可能是异位起搏点周围的传导受损或潜在病变组织在心内心电图上的反映,与成功消融靶点密切相关。
舒张期电位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源室性早搏射频消融中的初步认识
目的:已证实传导受损或兴奋阈值高的组织环绕心室异位起搏点周围构成保护性单向阻滞区。但该区域与孤立性舒张期电位(isolated diastolic potentials,IDPs)的关系尚无研究。本研究初步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源室性早搏(RVOT septum-PVCs)患者窦律下IDPs的电生理特点及其与消融成功靶点(optimal ablation site,OAS)的关系。
方法:入选RVOT septum-PVCs连续患者20例为病例组,1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作为对照,在三维电解剖指导下重建窦律下右室流出道三维电解剖图,分析IDPs的特点及其与消融成功靶点之间的关系。
结果:病例组患者及4例AVNRT患者均在RVOT处记录到IDPs区(面积分别为:1.4± 0.2 cm2 vs 1.1 ±0.1cm2,t = 2.4 , P = 0.027),位于肺动脉瓣环下1.4 ± 0.3 cm。病例组中,35%(7/20)IDPs具有递减传导性;75%(15/20)OAS位于IDPs区边缘,25%(5/20)位于IDPs区内,且两组IDPs区面积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5);成功消融后仍有95%(19/20)于同一部位记录到IDPs。
结论:IDPs可能是异位起搏点周围的传导受损或潜在病变组织在心内心电图上的反映,与成功消融靶点密切相关。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