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主办,黑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成立大会暨第5届中国分子影像学高峰论坛”日前在哈尔滨市隆重召开。
大会主持人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哈医大四院院长申宝忠教授
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讯 (记者聂松义)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主办,黑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成立大会暨第5届中国分子影像学高峰论坛”日前在哈尔滨市隆重召开。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冯晓源教授,副主任委员李坤成教授、滕皋军教授、梁长虹教授、刘士远教授,常务委员王振常教授、郭志教授、程敬亮教授及委员19人,全国各地特邀专家和代表共计200余人参会。
面对色彩绚烂的宽大荧屏,冯晓源教授等5位专家共同开启了 “分子影像之门”——象征分子影像学组正式成立。李坤成教授宣读了第1届分子影像学组委员名单,包括组长1人(申宝忠教授),副组长4人(杨晓明、郜发宝、张贵祥和吴仁华教授),委员24人,秘书1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冯晓源教授对学组的成立表示了祝贺,并对这个最年轻的学组提出了希望。
会议同期召开了第5届中国分子影像学高峰论坛。会上,共有24位国内外分子影像的杰出专家做专题讲座,包括美国专家5人,3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高峰论坛开篇,冯晓源教授做了题为“影像医学的发展思考”的讲座,对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和未来影像医学的发展趋势做了细致的分析。申宝忠教授做了题为“分子影像——角色和任务”的主题讲座,回顾了过去10年间分子影像学的巨大发展,提出了目前中国分子影像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的Gregory M.Lanza教授、美国国立卫生院的陈小元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杨晓明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程震副教授、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李晓峰副教授、台湾大学的李百祺教授和中科院自动化所田捷教授等专家均做了精彩的报告,讲座内容涵盖了分子影像在疾病早期诊断、术中导航、疗效评估等的应用,以及国际和国内分子影像研究的最新进展。
本次会议期间还举办了青年博士论坛,为青年学者与各位分子影像专家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李恩中主任、冯晓源教授和滕皋军教授等对各位青年学者报告的创新性、价值和应用前景等做了精彩的点评。
申宝忠:
申宝忠教授在本届高峰论坛上的讲座题目为: “角色与任务”。申宝忠教授用生动的语言,详细的阐述,为大家介绍了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历程,分子影像学的独特优势,以及其远大的应用前景。申宝忠教授说道:“分子影像学是影像医学的未来,也是医学研究发展的未来,因为分子影像不但能够进行早期诊断,当引起疾病的基因发生改变时就可以及时发现病变,还可以进行早期治疗,通过研制靶向性的药物对疾病进行定向治疗,将大大提高现代医学的诊疗水平。”申宝忠教授在充分肯定了分子影像学的优势地位的同时,也提出了分子影像学的几点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早日使分子影像学广泛的应用与临床,为广大患者服务。
冯晓源:
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著名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冯晓源教授在本届高峰论坛的讲座题目为:“影像医学发展思考”。近年来,医学影像学高速发展,新型的高端设备不断推陈出新,3.0T磁共振,320排CT,宝石CT,以及PET/MR等设备逐渐应用于临床,将影像学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冯晓源教授说到,在如今临床工作中,如何充分体现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医学影像设备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广大影像专业医生需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如今分子影像学的兴起,如何在临床工作中更好的开展分子影像学研究,以及如何将分子影像学更快,更好的广泛应用于临床,都是目前工作的重点。
李晓峰:
来自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李晓峰教授,在本届高峰论坛做了题目为:“molecular imaging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hererogeneity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focusing on hypoxia metabolism and proliferation”的精彩讲座。李晓峰教授提出了微小转移癌乏氧的概念。李晓峰教授通过前期实验证明,恶性肿瘤在早期即会出现乏氧的现象,而肿瘤的乏氧又会促使肿瘤微小转移灶的形成。通过检测微小肿瘤的乏氧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对肿瘤的乏氧进行针对性治疗,改善肿瘤的乏氧状态,能降低肿瘤的恶性程度,更好的对肿瘤进行治疗。这项研究对于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的策略。
程震:
来自美国斯坦福分子影像研究中心的程震教授的讲座题目为:“Molecular Imaging at 2012”。程震教授和我们一起回顾了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历程。从分子影像学的兴起,概念的提出,到第一届世界分子影像学会议的召开,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强烈反响,再到如今分子影像学的蓬勃发展。从最初单一的光学成像,PET成像研究,到如今光学、磁共振、CT、PET多种成像模式相结合的多模式成像研究。从初期只以诊断为目地的初级研究,到现在集早期诊断,靶向分子药物早期治疗,以及药物疗效监测为一体的诊疗相结合的功能影像学研究。程震教授说道:“分子影像学的前景是光明的,前途是远大的,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研究者付出更多的努力,进一步推动分子影像的发展”。
田捷:
来自中科院自动化所,973首席科学家的田捷教授报告的题目为:“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在乳腺癌方面的应用”。 在医学临床领域,如何早期发现肿瘤组织及如何在手术过程中实现肿瘤的精确定位一直是国际上的挑战问题。田捷教授说道:“近红外激光器产生的激发光比白光具有更深的组织穿透性,即使更深层、更小的目标也能够检测到,而且细胞和组织的自发荧光在近红外波段最小,因此近红外染料能提供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基于多年来在分子影像领域所积累的经验,田捷教授研发出针对人体乳腺癌的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利用荧光分子成像定位肿瘤,更精确的指导手术的进行,能够更好的进行肿瘤微小病灶的清除;肿瘤切除边缘的确定:前哨淋巴结定位。伴随手术过程的荧光分子成像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研究跨领域地将外科手术与分子成像技术连为一体,为癌症患者早期发现病变并进行精确切除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