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

缪中荣谈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

作者:天坛会组委会 来源:2012天坛会组委会 日期:2012-07-05
导读

         6月30日上午,2012年天坛会新闻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发布会上,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缪中荣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我国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现状。缪中荣谈到,我国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始于2000年,借鉴了冠脉及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经验,虽然发展时间短暂,但今天的技术水平已同世界先进水平相媲美。

缪中荣谈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现状及展望
缪中荣教授

  6月30日上午,2012年天坛会新闻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发布会上,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缪中荣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我国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现状。缪中荣谈到,我国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始于2000年,借鉴了冠脉及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经验,虽然发展时间短暂,但今天的技术水平已同世界先进水平相媲美。

  从循证医学证据角度来说,对颈动脉狭窄,除了药物治疗,还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NASCET和ECST试验的公布,使CEA 成了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病变的“金标准”。2010年公布的CREST试验,是迄今为止支持CAS的最高等级证据。对颅内动脉狭窄,2005年的WASID研究显示使用阿司匹林优于华法林,2011年的SAMMPRIS研究虽然未显示CAS优于积极药物治疗,但争议颇多,并没有阻止神经介入治疗在临床的探索,但使得临床医生在病例选择上更加谨慎。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由于静脉溶栓时间窗限制,同时伴随介入材料和装置的飞速发展,探索血管内治疗实现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再通,成为当前及未来3~5年神经介入治疗发展的重头戏,而如何规范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管理及治疗策略,也成为当今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方式选择,应根据具体病情个体化治疗。一般来说,对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患者,通常应用多模式影像评估决定其治疗策略,对大血管闭塞,静脉溶栓效果不佳,而采取动脉溶栓或机械取栓,对小血管闭塞,通常采用静脉溶栓,有时在造影过程中,就实现了小血管再通。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