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时,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作为人体血液流动的“管道”,不能很好完成使血液流回心脏的功能。保证这条“管道”的畅通,除手术治疗外,还包括加压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全科医生可以告知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综合治疗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时,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作为人体血液流动的“管道”,不能很好完成使血液流回心脏的功能。保证这条“管道”的畅通,除手术治疗外,还包括加压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全科医生可以告知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综合治疗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治疗方法。向患者正确描述下肢静脉曲张相关治疗知识,使患者主动配合完成术前准备,了解术后可能出现情况的应对方法。同时可以向患者介绍手术前有关检查项目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讲解手术方式、手术的作用。
下肢静脉曲张的保守治疗
改善静脉回流
这种治疗主要改善静脉回流,降低曲张静脉压。
建议患者适当卧床休息,鼓励患者适当行走,避免长时间坐位或站立。
休息时抬高患肢。抬高患肢要求坐位时足高于膝,卧位时足高于心脏。
加压治疗
静脉曲张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进程,表现为下肢浅静脉的扩张、伸长和扭曲。若静脉内缺失功能完整的瓣膜,就不能在小腿运动时适当地排空血液,如果能外用弹力袜对浅静脉进行持续性压迫,就能减少浅静脉系统内血液淤滞,降低压力。因此,加压治疗能够对抗潜在的血液动力学异常,防止曲张静脉进一步发展。
加压治疗主要是应用弹力袜进行加压治疗。自1950年弹力袜发明并应用于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以来,弹力袜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弹力袜并不能根治下肢静脉曲张,但它能作为一种对抗疗法,防止曲张加重,减缓下肢静脉曲张的进程。弹力袜压力一般为20~40 mmHg,压力梯度自下而上递减。在行走或站立时采用加压治疗可以降低下肢浅静脉高压,同时可增加皮下组织间隙的张力以对抗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减轻下肢酸胀和水肿等症状。
弹力袜有不同的型号,应根据患者的肢围选择合适的型号。从类型来讲,弹力袜可分为小腿弹力袜和长筒弹力袜,对于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来说,只要应用小腿弹力袜就可以,因为曲张静脉主要位于小腿,如果大腿部的曲张严重,则可以选择长筒弹力袜。
弹力袜治疗最大的问题是患者的耐受性。有一部分患者由于皮肤过敏等原因不能耐受弹力袜治疗,这种情况下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可先嘱患者间断穿弹力袜,每次以患者能耐受的最长时间为限度,比如从10~15分钟开始,然后逐渐增加使用弹力袜的时间,最初的压力也以选用较低的压力为宜,从20~30 mmHg开始较合适。
另外,如果患者同时患下肢缺血性疾病,则不宜使用弹力袜。
药物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的药物治疗主要有马栗种子提取物、羟苯磺酸钙等。
主要作用机理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感受器,引起静脉收缩,增加静脉壁的弹性和张力,提高血管壁的强度,增加静脉血液的回流速度,减少静脉容积,降低静脉压,缓解静脉淤滞症状。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防治组织肿胀、静脉性水肿。通过抑制血液中蛋白酶的作用,使静脉中糖蛋白胶原纤维不受破坏,逐渐恢复静脉的正常胶原含量和结构,使其弹性和收缩性趋于正常,防治静脉曲张。
可以配合弹力袜作为下肢静脉曲张的辅助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指征
手术治疗的指征为:① 症状严重,久站或长距离行走后下肢酸胀不适感严重;② 超声或静脉造影提示大隐静脉瓣膜重度返流且深静脉通畅;③ 有较粗大的曲张静脉;④ 反复发作浅表性静脉炎;⑤ 有出血、溃疡等并发症;⑥ 美容要求。
手术治疗的方法
手术治疗包括大隐静脉主干的处理、交通支的结扎及曲张静脉团的处理。常用的传统手术方法是大隐静脉主干及分支高位结扎,主干全程剥脱,曲张静脉切除及交通支结扎。
高位结扎和剥脱术 大隐静脉分支须一一加以结扎、切断。由于这些分支的位置和数目变异较多,手术时应尽量显露并仔细寻找各分支,如果有漏扎的分支,则手术后有复发可能。
对于仅有大隐、小隐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通畅,深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健全者来说,施行高位结扎和剥脱术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激光及射频治疗 处理大隐静脉主干的方法还包括激光及射频治疗,主要机理是通过激光或射频将大隐静脉烧灼闭塞,近几年应用较多,对于较轻的曲张静脉也可采用此法,好处是无需作切口,有利于美容要求,但有一定的静脉炎发生率。
处理交通支 处理交通支方法主要有:术前沿曲张静脉走行,触摸到下肢筋膜凹陷处定位,术中结扎交通支。也有用腔镜引导,银夹直接夹闭交通支。
其他处理方法 对于外周曲张静脉的处理,除了术中直接切除外,还有硬化剂治疗、激光治疗及透光旋切治疗(TriVex)等。TriVex治疗的主要优点是手术时间短、切口小、美容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局部曲张较重的患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避免较大的手术切口。主要并发症为小腿淤血及皮肤麻木,皮肤麻木考虑与损失大隐静脉伴行神经有关。
硬化剂治疗的原理是向曲张的静脉内注入硬化剂后加压包扎,使静脉壁发生炎性反应相互黏连而闭塞。常用的硬化剂有鱼肝油酸钠、聚桂醇注射液制备的泡沫硬化剂等。可以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相结合,以减少术后复发。
下肢静脉曲张并发症的处理
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为下肢静脉曲张的常见并发症,由于曲张静脉内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并发非感染性炎症,患肢局部出现红肿、发热、静脉呈条索状,有触痛。可局部应用多磺酸粘多糖(喜辽妥)等药物外敷。待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治疗。
溃疡
踝部足靴区为静脉压较高部位且有恒定的穿通静脉,皮肤营养状况差,容易出现溃疡,常并发感染。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加压治疗及抗感染治疗等。静脉曲张性溃疡很难自愈,因此一旦感染控制且溃疡面肉芽组织新鲜时,应适时手术。
出血
曲张静脉管壁比较薄,容易因外伤引起出血,处理方法包括压迫止血,抬高患肢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必要可缝扎止血。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