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运动病发生率:约70%的航天员会发生,其中10%较为严重。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时间:起飞后24小时出现、症状于24~48小时内达到峰值、72~96小时内逐渐缓解消失。
发生率:约70%的航天员会发生,其中10%较为严重。
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时间:起飞后24小时出现、症状于24~48小时内达到峰值、72~96小时内逐渐缓解消失。
原因:耳石不匹配、感觉器信号冲突、体液分布变化。
治疗:减少活动、1-G体位、异丙嗪肌注。
心血管系统
由于人体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体液分布的急剧变化,出现直立性症状。
症状:头晕等。
时间:从进入大气层到着陆后数小时。
原因:体液分布变化、压力感受器不能适应剧烈变化。
治疗:补充体液、在轨训练、穿水冷服、用药。
神经平衡系统
失重状态下感觉器将异常信号传入中枢,形成前庭、视觉、运动觉等信号冲突,引起功能紊乱。
发生率:所有航天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症状:眩晕、步态不稳、恶心、呕吐等。
时间:从着陆到着陆后48~72小时内。
原因:神经平衡-耳石器官和本体感觉再适应。
治疗:避免快速头部活动、逐渐缓慢地增加活动量、用药(异丙嗪、抗组胺药等)。
骨骼肌肉系统
失重会引起人体的骨无机盐代谢紊乱,并可以引起骨骼肌萎缩和功能下降。
发生率:所有航天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症状:脊柱增长、骨密度降低;对抗重力的肌群张力减弱,甚至萎缩。
原因:适宜载荷垂直负重对骨骼肌肉的刺激减弱或消失,血供减少,破骨细胞功能增强,成骨细胞功能减弱,分解过程大于合成过程;抗重力肌不需做功,出现废用性萎缩。
治疗:防止肌肉萎缩的方法主要是加强运动。
行为/社会心理
发生率:所有航天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症状:疲劳、易激惹。
时间:依航空飞行任务长短而定。
原因:工作量大、睡眠习惯和设施不习惯、个人性格、文化差异、室温、噪声、气味、气压、饮食、远离亲人等。
治疗:改善或消除诱发原因。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