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年会上,来自欧洲的ASTIS试验初期结果显示,尽管100天治疗相关死亡率(100dTRM)占10%,但移植组死亡人数很少。HSCT应考虑作为预后差的dcSSc患者的治疗选择。ASTIS试验是研究者发起的针对早期弥漫型皮肤系统性硬化症的首个国际性Ⅲ期干细胞移植试验。研究者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来优化移植方案和病人选择。
在2012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年会上,来自欧洲的ASTIS试验初期结果显示,尽管100天治疗相关死亡率(100dTRM)占10%,但移植组死亡人数很少。HSCT应考虑作为预后差的dcSSc患者的治疗选择。ASTIS试验是研究者发起的针对早期弥漫型皮肤系统性硬化症的首个国际性Ⅲ期干细胞移植试验。研究者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来优化移植方案和病人选择。
据初步研究显示,高剂量免疫抑制剂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预后差的弥漫型皮肤系统性硬化症(dcSSc),有2/3患者获得持久疗效;然而,最近一项纳入19例SSc患者的Ⅱ期随机试验显示,HSCT对改善皮肤评分和肺功能优于环磷酰胺静脉冲击。ASTIS(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硬皮病的国际性试验)是一项深入研究HSCT的前瞻性、对照、随机试验,旨在比较HSCT和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有主要脏器衰竭或早期死亡风险的dcSSc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性。
该研究目的是评估HSCT在治疗dcSSc的安全性和疗效性上是否优于环磷酰胺静脉冲击。
伴有或无主要脏器受累的早期进展性dcSSc患者都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患者使用环磷酰胺200 mg/kg和rbATG(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7.5 mg/kg预先处理,再给予环磷酰胺2g/m2,2次+ 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μg/kg/d,之后再输注CD34+自体HSCT。对照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静脉冲击750 mg/m2,每月一次,共12次。2年后允许交叉。
患者在开始的2年里每间隔3个月被随访1次,之后每年1次。主要终点是无病生存期(EFS),定义为在2年里从生存直到死亡或进展为主要脏器衰竭。次要终点是依据WHO标准评定毒性反应和无进展生存期(PFS),PFS预定义为出现改良Rodnan皮肤评分降低、身体机能下降、主要脏器功能恶化以及死亡。基于ITT,通过卡普兰-梅耶(KM)法绘制生存曲线、时序检验法(Log-Rank)比较EFS来分析治疗疗效。
结果显示,从2001年3月至2009年10月,纳入156例患者,并随机分为HSCT组(n=79例)和环磷酰胺组(n=77例)。每组75例患者开始接受治疗。患者基线特征如下:平均年龄44岁,女性59%,平均病程1.4年,健康评估调查问卷(HAQ)平均1.35,22%患者先前接受过环磷酰胺治疗,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截止到2012年3月1日,移植组和对照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3.0个月、27.0个月。40例患者死亡:移植组16例,对照组24例。移植组中8例死亡被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评定与治疗有关,且这一死亡率(8/79)与 10%的100天TRM一致。对照组无一例死亡与治疗相关原因有关,大多数死亡是由于疾病进展。
另外,移植组中2例患者发生不可逆的主要脏器衰竭(肾脏),而对照组中1例患者为氧依赖。对照组中7例患者得到援助移植治疗,其中1例患者后来死于继发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移植组无一例患者转入对照组。
(来源于Eular2012摘要LB0002,2012年6月6日在大会上做了报告)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