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张澍:中国心律学年度报告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程宽 采写 来源:OCC2012组委会 日期:2012-05-29
导读

         第六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12)开幕首日,来自北京阜外医院的张澍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心律学年度报告”的大会发言。他介绍说,中国心律学年度报告活动始于2009-2010年度。在总结近年来我国心律学科的发展情况时,他认为有以下几个可喜的进步:在心脏置入性器械治疗方面,起搏器植入稳步增长,置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由二级预防转为一级预防,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成为心衰治疗的重要手段,置入器械术后的随访和程控得到了重视;在导管消融方面,消融例数持续增长,室上速消融稳定发展,房颤的消

关键字:  心律 | 张澍 | OCC |  

  第六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12)开幕首日,来自北京阜外医院的张澍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心律学年度报告”的大会发言。

  他介绍说,中国心律学年度报告活动始于2009-2010年度。在总结近年来我国心律学科的发展情况时,他认为有以下几个可喜的进步:在心脏置入性器械治疗方面,起搏器植入稳步增长,置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由二级预防转为一级预防,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成为心衰治疗的重要手段,置入器械术后的随访和程控得到了重视;在导管消融方面,消融例数持续增长,室上速消融稳定发展,房颤的消融追赶世界,室速的消融则走向世界。

  随后张教授分门别类地介绍了2011年度我国心律学科开展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取得的可喜进步。心脏起搏器置入量逐年增加,2011年42986台,年增长率10.9%,单、双腔比例近几年来基本稳定(38%和60%)。ICD的置入总量有所增加,2011年为1228台;CRT的置入情况要好于ICD,2011年为1822台。但总体上,各类起搏器的置入率仍偏低,每百万人口置入的例数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说明仍有相当患者未得到更好治疗。 导管消融数量近3年来每年增长约8、9千例,2011年为63355例(其中房颤为9856例)。起搏器置入与导管消融工作的开展有很多相似之处,均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年病例数多的医院仍只是占少数,每年例数不足100的医院占八成,提示在培训和管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令我们倍感欣慰的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心血管介入诊疗的管理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一些成果。张教授介绍说,目前已制定了心律失常介入医师的准入流程,许多医师已通过考试获得资格,为心律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但仍存在医师培训不足、ICD和CRT置入量不足、置入性器械术后随访工作有待提高等问题。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壮大队伍,提高心律失常诊断率和治疗率。另外,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更要引起重视,在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方面做更多工作,包括心肺复苏的全民培训计划。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