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颗粒物(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 μm的颗粒物,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于富集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PM2.5随呼吸进入体内,进入肺泡或血液循环系统,直接导致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PM2.5是大气环境中化学组成最复杂、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当前,PM2.5污染已成为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
细颗粒物(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 μm的颗粒物,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于富集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PM2.5随呼吸进入体内,进入肺泡或血液循环系统,直接导致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
PM2.5是大气环境中化学组成最复杂、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当前,PM2.5污染已成为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
在此,我们希望发出专业媒体的声音,试图回答上述问题,同时希望大气污染不再威胁人类健康的那天,早日到来。
PM2.5标准
1997年,美国颁布了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年均、日均值分别为15 μg/m3和65 μg/m3。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6年发布《全球大气质量指南》,规定PM2.5年均、日均值分别为10 μg/m3和25 μg/m3。
根据我国环保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2016年,PM2.5将被纳入国家监测范围,标准为“年均值35 μg/m3、日均值75 μg/m3”。
PM2.5来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探测到2001-2006年地球PM2.5污染水平。从图上看,我国无疑是PM2.5污染“重灾区”(压题图)。
我国沿海地区如青岛、上海、香港、深圳、珠海以及厦门等城市的PM2.5污染水平较轻,内陆地区污染程度严重。
大气中的PM 2.5来源非常复杂,燃煤、机动车排放、建筑尘、扬尘、生物质燃烧、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有机物这七类污染源对北京市PM2.5 的贡献率之和为72.5%。其中,扬尘和燃煤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18.1%和16.4%,是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图1)。
在南京,扬尘、建筑尘、煤烟尘、冶炼尘、硫酸盐和汽车尘对PM2.5的总贡献率为90.99%,是南京市PM2.5的最主要来源(图2)。
PM2.5危害
机体暴露于大气颗粒物后,盐类等可溶性无机物及可溶性有机物可进入肺毛细血管;粒径较小的大气颗粒物可通过内吞作用和细胞运输,主动转运进入循环系统。直接的证据来自于欧伯多司特(Oberdorster)的动物研究——13C颗粒能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及转运至肺外器官,如肝、脾、肾、心脏和大脑。
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证据表明,吸入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可能机制如下。肺和(或)循环系统炎症反应、内皮功能失调、早期凝血状态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自主神经功能失常,导致肺或外周循环系统炎症刺激;心肌缺血反应和(或)心肌细胞钙通道功能改变,导致心功能障碍。
高浓度的PM2.5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相关。已有研究发现,颗粒物暴露可能与心血管事件相关,可能增加心率,升高血压、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水平,使动脉血管收缩、炎症介质增加。
PM2.5可能通过氧化刺激、炎症反应、遗传物质损伤等多种机制损伤肺组织、致肺癌形成。
PM2.5进入肺内后,首先与肺泡巨噬细胞、肺上皮细胞作用,刺激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导致肺炎症和肺纤维化;与细胞作用后,释放的活性氧(ROS)氧化损伤组织细胞和遗传物质;导致细胞增生甚至恶变;PM2.5的化学组分或通过ROS途径直接损害遗传物质,导致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遗传物质突变,进一步致肺癌形成。
细颗粒物在呼吸道内的转归如下。
1. 通过呼吸道纤毛+黏液运动排送至咽喉部,以痰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或进入消化系统。
2. 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后穿过肺泡壁,一部分进入淋巴系统,然后由淋巴液带到淋巴结,最后被清除掉;另一部分长期储留在肺组织中,在肺间质形成病灶。
3. 某些颗粒或组分通过肺的内呼吸换气进入血液,继而到达其他器官。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