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发布了备受关注的更新版2012年《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管理共识》(以下简称2012共识)。这是自2000年发布第一版共识以来,历经2003、2005和2008年3次更新和修订,根据近年的研究数据,事隔4年第5次发布修订的共识意见。
2012年2月18日上午10点,即大会开幕的第二天,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发布了备受关注的更新版2012年《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管理共识》(以下简称2012共识)。这是自2000年发布第一版共识以来,历经2003、2005和2008年3次更新和修订,根据近年的研究数据,事隔4年第5次发布修订的共识意见。新版共识提出17条推荐意见,涉及乙型肝炎治疗前的病情评估、治疗时机、用药选择、疗程决策、病情监测、特殊情况的处理等多个方面,并增加了关于肝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处理推荐意见。与2008年的共识相比,2012共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更新的重点内容包括治疗决策、疾病状态评估等当前的争论热点。此外,2012共识紧密结合亚太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医疗现状,是一套具有亚太地区特色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管理共识。发布会由日本东京大学小俣(Omata)教授主持,中国台北廖运范教授代表管理共识编写委员会对共识的撰写修订过程和主要内容做了介绍。
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史和诊断
自然史
陈(Chen)教授的专题报告以及廖教授的共识解读均对慢性HBV感染的转归与发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的年龄关系进行了阐述:HBeAg血清学转换出现越早,HBeAg阳性持续的时间越短,患者的持续性缓解率也越高。在男性、C基因型、超过40岁才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中,肝炎复发率较高。此外,新近的研究表明,肥胖与代谢紊乱也会增加这些携带者发生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的风险。
诊断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方面,主要强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及无创性肝纤维化评估的应用价值。
多项研究表明,由于血清HBsAg定量与共价闭环DNA(cccDNA)相关,因此HBsAg定量有助于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状态并管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数项纵向研究显示,HBeAg阳性患者的HBsAg水平比较稳定,而HBeAg阴性患者的HBsAg水平则趋于缓慢下降,并且HBsAg下降 >1 log IU/ml 可以反映机体对HBV免疫控制的增强。HBsAg水平与下降幅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HBsAg的血清学清除率。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实践中应综合考虑血清HBsAg水平和HBV DNA水平,前者不能代替后者。
此外,该共识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提出了新的建议:一直以来,肝组织活检是评价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不易被患者接受。在近期的临床实践中已开始采用无创检查法来评估肝纤维化,其不仅可以准确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度,还可以作为管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辅助工具。因此,2012共识建议,将肝穿刺作为治疗前评估肝脏炎症和坏死程度的方法,在穿刺不可行的情况下,可用无创法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无创检查包括瞬时弹性成像[TE, 例如FibroScan ,可进行肝脏弹性测量(LSM)]和其他的血清学指标检测等。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