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

中国声音:探索颅内大动脉病变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拥军 刘丽萍 发自美国新奥尔良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02-09
导读

         目前,尚无大型、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阐明合并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卒中患者的特点和转归。我国学者(CICAS研究组)进行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证实,颅内大动脉狭窄是中国脑血管病患者中最常见的血管病变。尽管普遍应用抗血小板、降压和他汀类药物治疗,严重颅内大动脉狭窄患者和有其他危险因素者卒中复发率仍很高。

inserted image
 

  目前,尚无大型、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阐明合并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卒中患者的特点和转归。我国学者(CICAS研究组)进行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证实,颅内大动脉狭窄是中国脑血管病患者中最常见的血管病变。尽管普遍应用抗血小板、降压和他汀类药物治疗,严重颅内大动脉狭窄患者和有其他危险因素者卒中复发率仍很高。

  该研究纳入22家医院、近7日症状发作的2864例(平均62岁)急性脑缺血患者,包括缺血性卒中或TIA。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MRA),并测量主要颅内动脉直径。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定义为MRA检测血管直径至少减少50%。结果显示,颅内动脉狭窄患病率为46.6%。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入院时卒中病情更为严重,住院时间亦长于无颅内动脉狭窄者(中位NIHSS评分3分对5分,中位住院时间14天对16天,P值均小于0.0001)。在院接受治疗包括抗栓(96%),他汀类药物(76%)和降压药(51%)。 12个月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50%~69%狭窄、70%~99%狭窄和100%闭塞患者卒中再发的比率分别为3.34%、3.82%、5.16%和7.40%。

  结果提示,除动脉狭窄程度外,年龄、卒中家族史、脑缺血或心脏病史、未使用抗栓药物为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卒中复发率最高的是有3个额外危险因素的血管完全闭塞患者。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