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10000~1:50000。该病以反复发作的皮下或黏膜下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HAE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皮下或黏膜下水肿,可累及四肢、颜面、外生殖器、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皮肤水肿常伴有胀痛,但无痒感,不伴有荨麻疹,水肿为非凹陷性。水肿通常持续3天左右,可自行缓解。呼吸道黏膜水肿可引起憋气、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窒息甚至死亡。消化道黏膜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可伴有腹泻、便秘,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腹水,严重者因体液分布改变而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抗组胺药、糖皮质激
HA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10000~1:50000。该病以反复发作的皮下或黏膜下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本病的发病率较低,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度不够,临床上常导致误诊误治。
HAE的发病机制及诊断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克雷格(Craig)
发病机制 HAE是由于补体C1酯酶抑制剂(C1-INH)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产物合成量减少或功能缺陷,不足以抑制缓激肽生成级联反应,而使体内大量缓激肽生成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进而引起局部组织水肿。
诊断 约40%的患者发作前有明确诱因(如外伤、医疗操作、月经、感染、应激、精神压力或某些药物),但大部分患者缺乏诱因。水肿发作前部分患者在受累部位或其他部位会出现边缘性红斑或匍匐性红斑。这一先兆症状易与荨麻疹混淆,但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不伴瘙痒,红斑不突出于皮表,且抗组胺药无效。
HAE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皮下或黏膜下水肿,可累及四肢(图1)、颜面(图2)、外生殖器、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图3)。皮肤水肿常伴有胀痛,但无痒感,不伴有荨麻疹,水肿为非凹陷性。水肿通常持续3天左右,可自行缓解。呼吸道黏膜水肿可引起憋气、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窒息甚至死亡。消化道黏膜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可伴有腹泻、便秘,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腹水,严重者因体液分布改变而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无效。
实验室检查,C4降低,C1-INH水平降低或功能低下对HAE有确诊意义。由于面部水肿易累及呼吸道,因此对于面部水肿者应进行颈部X线检查以明确有无呼吸道水肿。为改善HAE患者预后,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的。即使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符合HAE诊断但从未出现过任何水肿症状也应对其作出早期诊断,以指导日后治疗。[8210901]
HAE的治疗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高尔(Gower)
目前,美国HAE的治疗分为发作期治疗及预防性治疗。
发作期治疗 该治疗适用于发作频率少于每月1次,进展缓慢,有条件及时获得治疗的患者。在水肿发作急性期给予一定治疗,而在缓解期不予治疗。
目前用于HAE急性期治疗的药物包括:血源性C1-INH、Ecallantide。血源性的C1-INH通过直接补充HAE患者所缺物质而达到快速改善病情的作用。现在美国已应用于临床的此类制剂包括Berinert和Cinryze。
对于颜面部水肿者均应警惕喉水肿的发生,应对此类患者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出现任何呼吸道受累的表现,如憋气、喘息、呼吸困难等或颈部X线提示上呼吸道水肿,应立即给予治疗,对于已有明显呼吸困难者直接给予气管切开。对于胃肠道黏膜肿胀者,除应用上述2种药物外,还应适当给予补液等对症治疗。
预防性治疗 该方法适用于发作频率每月1次以上,病情进展迅速,不能及时就医的患者,包括短期预防和长期预防。
短期预防适用于即将行侵入性检查或治疗、或即将出现能够引起兴奋紧张的事件之前,给予HAE患者短期治疗以防止水肿发作,可使用血浆衍生的C1-INH或达那唑;若无法获得上述两种药物可以使用新鲜冷冻血浆。
长期预防适用于发作频率较高、曾有上呼吸道水肿史或重症监护病房(ICU)就诊史、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不具有及时就医条件的患者。用于长期治疗的药物有稀释性雄激素,血浆衍生的C1-INH及抗纤溶药。
在美国,十分提倡患者在家进行自主治疗,这样能够使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治疗;强调在防治过程中定期复查,注意药物副作用并适时调整治疗。
HAE的中国诊疗现状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 支玉香
北京协和医院对HAE的研究起于上世纪80年代,已积累了60多个家系,300多例患者,在国际上亦属大样本中心。目前已建立了HAE的补体学及基因检测方法,应用达那唑已近30年,且效果满意,但因血浆衍生的C1-INH及Ecallantide尚未进入中国,故仍缺乏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药物,治疗仍以冻干新鲜血浆为主,但须注意该法有致症状加重的风险;对急性发作喉水肿的患者,必要时要进行气管切开。
对不伴有荨麻疹的反复发作性皮肤肿胀(面部、眼睑、口唇、四肢、外生殖器等部位)和黏膜肿胀(喉头和胃肠道水肿)者,应进行HAE筛查。鉴于目前国内急性发作期治疗药物的匮乏,强调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尽可能进行早期诊断,并对患者进行教育。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