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118金宝搏

中国疼痛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 樊碧发 来源: 日期:2011-10-14
导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医学也毫无例外地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对人类的健康长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面对顽固性痛症如癌痛、神经痛等时,仍然显得无能为力。在人们长期与疼痛抗争的历程中,逐渐揭示到了疼痛的本质及其复杂性。疼痛必须要以专业的态度去对待,并以专业的技能去管理,才会获得的理想效果。

关键字: 疼痛 | 学科 | 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医学也毫无例外地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对人类的健康长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面对顽固性痛症如癌痛、神经痛等时,仍然显得无能为力。在人们长期与疼痛抗争的历程中,逐渐揭示到了疼痛的本质及其复杂性。疼痛必须要以专业的态度去对待,并以专业的技能去管理,才会获得的理想效果。

  现代疼痛治疗起源于美国。1961年由美国疼痛治疗的先驱者、著名麻醉科学教授Bonica于华盛顿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临床疼痛中心”。随后1962年日本东京大学麻醉科山村秀夫教授,在东京大学创办了日本第一个“疼痛外来”。由此拉开了现代疼痛治疗的序幕,并于1975年于意大利•弗罗伦斯成立了国际疼痛学会(IASP)并发行了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疼痛》(Pain)杂志。五十年来,疼痛治疗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发展。

  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在我国疼痛医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倡导下,成立了中华疼痛研究会,并于1992年成立了IASP中国分会(CASP)及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韩济生院士担任主席,由此开创了国内疼痛医学的新纪元。20世纪80年代后期,很多麻醉科医师专门投身于疼痛诊疗事业,成为开创我国临床疼痛医学的先锋,较为普遍地开展了疼痛治疗工作。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外疼痛学术会议的召开及疼痛学专著、专业杂志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疼痛医学已取得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引入大量的国际先进疼痛介入治疗技术,使临床疼痛学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韩济生院士长期从事刺激镇痛原理研究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我国在世界疼痛医学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二十年来,在韩济生院士的带领下,CASP团结基础与临床人才,在规范诊疗技术、培养专门人才及引领学科健康发展方面,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2007年7月16日,在我国疼痛医学发展史上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卫生部签发了关于《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疼痛科”诊疗项目的通知文件,确定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代码“27”。据此,将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开展“疼痛科”诊疗服务。这一决策,不仅对我国广大慢性疼痛患者是极大的福音,对世界疼痛医学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IASP有关负责人获悉此讯后表示,中国卫生部做出此决定,必将促进西方国家卫生部加速步伐,快速跟进。无论如何,从关心广大疼痛病人的人权上来说,中国已经明显走在世界前列。

  疼痛科学的内涵是运用临床、影像、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生化学等方法诊断并运用药物、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疼痛性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临床科室。其中微创介入是疼痛学科的核心技术,在疼痛诊疗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以药物、物理因子等为主的疼痛科综合治疗,则是疼痛学科的基本诊疗平台。疼痛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随着近十几年来疼痛医学的迅猛发展,诊疗理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疼痛已成为人体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类疾病。人类对疼痛的认识已经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不可遏制的慢性疼痛将会导致神经系统在分子、细胞、心理及社会多水平发生调节失常。疼痛必须要在早期得到完善控制,以免形成长期慢性化,导致机体功能的严重失调。

  慢性疼痛导致的机体功能异常有:神经系统感觉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增益加大,神经血管控制功能的反应性增高。引发持久性免疫源性及神经源性炎症,机体抑制系统功能降低。外周躯体感觉在皮层上的代表区发生扭曲。常会出现不正常的情感表现,如知觉的放大和产生灾难样情感。

  其中,背跟神经节神经元在疼痛的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外周神经受损时,受到伤害性刺激传入冲动的刺激,背跟神经节神经元的所有特性均发生变化。如多种肽及其受体(α2 受体)、酶(NO合成酶)及与凝集素的特性产生变化。其生理意义在于改善神经元的存活及再生,有助于克服器官损伤所造成的严重伤害,如剧烈疼痛等。在脊髓水平的抗痛系统发挥肽能机制,由背跟神经节中间神经元合成阿片肽及其他神经肽,对炎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起反应并减轻疼痛。当疼痛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控制时,患者则会出现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变化:持久的伤害性刺激或神经损伤导致感觉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激肽上调,脊髓突触传递敏感性增强,产生长时增强效应,抑制系统功能下调,神经元凋亡,心理、社会关系的失常。最终导致产生难以遏制顽固性疼痛综合症。

  近年来,有关疼痛基因的研究取得了迅猛的进展,例如已经明确钠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体引起离子通道功能过盛时,就发生严重疼痛;有的基因突变体导致功能降低时,就成了“无痛症”等等。基因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疼痛机制研究的热点。

  疼痛治疗的终极目的是,从生理、心理、行为等多水平对功能异常的神经系统进行调整。

  现代疼痛学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开启了现代转换医学的新时代,至今方兴未艾。

  1965年,Melzack和Wall提出了闸门控制理论,该理论是对疼痛传导通路的特异性、中枢总和效应、传入信号调制以及心理因素影响的综合体现。脊髓背角存在一个门控机制,它调节着神经冲动由外周向脊髓投射神经元的传入。粗纤维的活动能够抑制信息上传而关闭闸门,细纤维则使闸门开放。存在一个中枢控制开关,它能够激活特定的认知通路,该通路通过上行纤维影响脊髓的门控机制。该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快速地传递信息,因此不仅影响皮层神经元对传入冲动的感受特性,而且能够通过下行纤维影响脊髓不同节段以及其它中枢水平的感觉传入。正是基于闸门学说的理论,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经皮电刺激镇痛系统(TENS)。1970年代随着阿片肽及内源性镇痛物质的发现,促进了针刺镇痛的理论研究,揭示了刺激频率、脉宽、电压以及特定穴位的镇痛、解痉以及抗药物依赖的本质规律,开发出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1980年代大规模研究表明,疼痛系统具有神经可塑性变化,中枢致敏学说的确立,产生了预先镇痛概念。1990年代分子生物学得到迅猛的发展,寻求疼痛系统中特异性的靶分子,视为发展新型镇痛药的契机。如寻找与疼痛信息传递和处理有关的分子,克隆与疼痛信息传递和处理有关的新基因,用一种或多种动物模型试验其对急性痛和慢性痛的镇痛效果。

  进入新世纪后, 疼痛诊疗的进展得益于现代社会伦理学的发展、疼痛基础医学研究、镇痛药物开发与改进、影像学诊断和导航技术、微创镇痛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伦理学的发展强调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中心,寻找被忽视或被误解的又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社会、医学因素,并推进对其校正与调整。这不仅是疼痛医学的进步,而且是全人类社会的进步。

  回首新世纪开局的前十年,疼痛诊疗领域最大的成就是大量的疼痛诊疗科和疼痛诊疗中心作为新型科室出现在各国的现代医院中,并且随着疼痛科的发展与壮大,进一步促进了疼痛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广大疼痛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显著提高了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疼痛学科将会在整个医学领域中占据更为突出的地位,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