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百多年来,生命科学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自1901年开始,一年一度颁发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简称诺奖)较为完整地记述了上世纪至今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
5.诺奖现代之路:分子生物学时代与诊疗技术革命
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时代
时至今日,大到有无同性恋倾向,小到是否偏爱辣食,研究者们大有几乎将所有生命现象纳入基因的万能设计之中的倾向——没有什么比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进展更令人激动的了。
其实,关于遗传的奥秘,早在生物化学这门学科刚刚诞生的时候就已略有涉及。只是当时人们尚未认识到核酸在遗传中的重要地位,而将目光主要集中在蛋白质身上。德国科学家科塞尔(Kossel)和他的学生在19世纪末就基本弄清了核酸的化学组成,其本人则以蛋白质(包括核酸)方面的研究成就获得了1910年的诺奖。但直至1933年摩根(Morgan)获奖,人们才确认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1959年,DNA和RNA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摘得诺奖,基因时代的到来已呼之欲出;1962年,诺奖授予了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在生物体内信息传递的作用终获正名。
从此,人类开启了一片宽广的研究新领域。生命的终极奥秘正在一步步被揭开:破译遗传密码(1968),发现限制性内切酶及其作用(1978),发现转座子(1983),分离动物的致癌基因(1989),发现断裂基因(1993),器官发育和凋亡的基因调控(2002),发现RNA干扰(编者注:即由双链RNA引起的基因沉默,2006),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对染色体的保护机制(2009)……眼花缭乱的进展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成为发展最快、最引人瞩目的研究领域。
诊断技术和治疗学的革命
现代医学给人们的印象逐渐变得越来越富有科技含量,这与诊断技术的革命密切相关。
诺奖同样重视诊断技术的重大进展。心导管(1956)、CT(1979)、磁共振成像(2003)等技术的涌现,令人类摆脱了自然观察的局限,并能够通过极微小的创伤解决医疗问题。
此外,建立在免疫学基础上的器官和骨髓移植已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并于1990年获得了诺奖表彰。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成就开始局部应用于临床,相同的病症、不同的患者也许拥有不同的治疗靶点,个体化治疗逐渐崭露头角。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