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

诺奖110年:光彩洋溢的道路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赵轶国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0-14
导读

         近一百多年来,生命科学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自1901年开始,一年一度颁发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简称诺奖)较为完整地记述了上世纪至今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


  近一百多年来,生命科学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自1901年开始,一年一度颁发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简称诺奖)较为完整地记述了上世纪至今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

  回顾110年来诺奖荣誉殿堂上那些激动人心的事件,便可大致厘清现代医学高歌猛进的主线脉络。那些为了人类健康事业孜孜以求的科学巨匠们的名字,也与这一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一起为人们所长久铭记。

  1.诺奖初始之路:病原生物学的深刻影响

  初期诺奖多与传染病防治相关

  19世纪末,病原生物学的兴起在初期的诺奖评选中仍产生着余波。

inserted image

  1902年,英国的罗斯(Ross)以发现疟疾传播的机理获奖;1905年,德国大科学家科赫(Koch)因发现结核病的病原而获奖;1907年,拉弗兰(Laveran)以发现疟原虫和原虫致病而获奖。此外,首届获奖的贝林(Behring)也是因为发现抗毒素血清可以治疗白喉而折桂。这些成果均与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有关。

  初期诺奖评审更重视医疗技术的应用

  在这一时期,消化生理学、眼的屈光学、内耳前庭系统的生理学和神经系统构造等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表明,此时的医学研究方法仍主要基于对个体的观察,人们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还处于继续完善的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时期,科克(Kocher,1909)和卡雷尔(Carrel,1912)两位外科医师分别因其精湛的甲状腺手术技巧和独特的血管缝合技术而获奖,这种类型的表彰在整个医学奖的颁发历史上实属罕见。这说明,该时期诺奖的评审标准更加重视医疗技术在实践领域的应用效果,奖励项目也与临床的关系较为密切。

  初期诺奖得主多为学术巨匠

inserted image

inserted image

  在诺奖评选的最初20年间,获奖者往往是大科学家和学术巨匠。除了上面提及的科赫外,俄国人巴甫洛夫(Pavlov,1904)、德国人欧立希(Ehrlich,1908)等均是享誉世界的杰出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除了在所获诺奖涉及的领域涉猎颇丰外,在其他领域亦是卓有建树。

  例如,除发现结核杆菌外,令科赫更为知名的也许应该是他的“科赫法则”(编者注:该法则是一套验证微生物与疾病间关系的规则,包括以下4方面:① 在所有罹患某种疾病的患者中,均可发现一定量的某种微生物,而正常者无该微生物;② 该微生物必须可从患者体内分离出来,且可在培养基中获得纯培养;③ 培养的微生物接种给健康者可致病;④ 自被接种试验者体内可再次分离出该微生物,且证实与最初的微生物相同);巴甫洛夫虽然因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成就而获奖,但他后来提出的“条件反射”理论则更让世人津津乐道;欧立希则先是错失了首个诺奖(编者注:由于贝林的欺诈行为使其独获首个诺奖),后来又以免疫学理论赢回了本该早已属于他的荣誉,而后其所研发的第606号化合物[编者注:即治疗梅毒药物砷凡纳明(salvarsan)]的大放异彩,则使得欧立希成为公认的化学疗法之父。

  这些大学者的涌现说明,在当时的科学研究中,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