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北京协和医院90年历程大事记

作者:田晓青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0-11
导读

           1917年9月24日北京协和医学院举行奠基仪式。美国政府首席驻华代表保罗·S·莱因斯博士主持,中国教育总长范源濂放置奠基石。麦克林(Mclean)出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一任校长,担负创建工作。
   1921年9月16日协和建筑群落成典礼隆重举行。洛氏基金会以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优越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一大批国际一流学者来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他们的到来和卓越工作使协和在早期即步入世界医学科学的前列。
  建院之初,协和医院设有内科(包括神经精神科、儿科、皮肤科)、外科(

关键字:  协和医院 

  1921年9月16日,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学者和社会名流见证了北京协和医院的诞生。此后,从这个医学圣殿和大师摇篮里培育出的一代代协和人,以精益求精的高超技艺和匡时济世的博大胸怀,在中国现代医学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一部协和发展史,是几代协和人志存高远、求索奋进的写真,是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史的缩影。在此,我们通过大事记的形式,分三部分展现协和人在90年中书写的史迹。

  1921-1951年 协和诞生 铸就典范

inserted image

  1917年

  1917年9月24日北京协和医学院举行奠基仪式。美国政府首席驻华代表保罗·S·莱因斯博士主持,中国教育总长范源濂放置奠基石。麦克林(Mclean)出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一任校长,担负创建工作。

  1921年

  1921年9月16日协和建筑群落成典礼隆重举行。洛氏基金会以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优越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一大批国际一流学者来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他们的到来和卓越工作使协和在早期即步入世界医学科学的前列。

  建院之初

  建院之初,协和医院设有内科(包括神经精神科、儿科、皮肤科)、外科(包括骨科、泌尿外科、牙科)、耳鼻喉科、眼科、妇产科和放射科等科室,床位总数250张。医院建立之初就实施严格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各种规章手册明确了所有岗位的职责、纪律和工作常规,同时更强调环境的熏陶和师者的言传身教。

  协和创办之初就将科学研究确定为重要任务之一,选题着眼于中国特有的重大迫切的医药卫生问题,确定了紧密结合临床的科研方针。当时中国主要医学刊物《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中华生理学杂志》首任主编由协和人担任,杂志刊登的论著多出自协和医生,协和医生的学术报告亦常见诸美国著名医学杂志。这对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对世界医学也作出重要贡献。

  1937年

  1937年7月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8月北平沦陷。中国籍教师李宗恩、张孝骞、林可胜等离开协和,分别到贵阳、长沙及武汉等地工作。相当一部分医护员工在北平和天津自由结合,组设医院、诊所及化验室等,如北平的中和医院、儿童医院、道济医院,天津的恩光医院等,把协和的优良传统、办学经验带到各地。谢元甫、林巧稚、钟惠澜、等相继应聘北平中和医院,并带去曾宪九、周华康、冯传汉、胡懋华、吴阶平、黄萃庭等一批青年医生,将这所由法国修女管理的医院改造成“小协和”,为协和后来恢复重建保留了业务骨干。

  1945年

  1945年8月抗战胜利,9月15日协和医学院、医院全部校产从日军手中收回。美国洛氏基金会、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和协和医学院董事会决定再派考察团来华现场考察。1946年4月洛氏基金会听取考察团建议,决定集中资助CMB重建协和医学院和协和医院。1948年5月,协和医院正式复院,5月1日起正式接收病人。

  1951-1978年 栉风沐雨 坚韧前行

inserted image

  1965-1977年

  遵照毛泽东主席提出的“6·26”指示。自1965年至1977年的12年间,协和医院共派出由著名专家参加的医疗队94批,共计1458人次,足迹遍布19个省市的六十余个地区。医疗队员深入村社、高原牧区,夜以继日地为农民诊治疾病,培训“赤脚医生”。

  上世纪60年代

  上世纪60年代初,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东风下,医院首先恢复老协和的教育体制和传统,并完善科室设置,健全指挥系统,恢复各项制度,通过全面治理整顿,医疗质量显著提高,老协和优良传统得以逐步恢复。医院从国内一流医学院中选拔多批优秀学生来院接受严格的基本训练,借此将总住院医师制、住院医师制、实习医师制等重新恢复起来。

  1959年

  张孝骞本着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历史责任感和巨大政治勇气,上书中央建议恢复“协和医学院”,同年被国务院批准。1959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学校定名为“中国医科大学”。

  1957年

  由于抗美援朝战争和全国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协和将培养和积蓄的大批医学人才输送到全国军队和地方各主要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和医院。如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他们多数担负创办医院或创建学科的重任,把协和的传统、作风、教育与科学理念、组织体制和管理经验带到全国,在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建国之初

  1951年1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接管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和北平协和医院。建国初期,根据国内外形势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医院曾三度更名、两度更改隶属关系。

  1978-2011年 继往开来 追求卓越

inserted image

  1978年

  1978年,中断14年的正副教授评定工作恢复。中断12年之久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恢复。第一批120名研究生以“首都医院医科大学”名义招收。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医院首批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6个、专业12个;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11个、专业19个。

  1985年

  1985年医院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08年

  2008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麻醉学、金宝搏版本 (骨科、心胸外科)等通过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复审。2010年,妇科、骨科、ICU、护理部、病理科、麻醉科、检验科、消化内科、产科首批入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1979-2010年

  密切结合临床实际需要立题,多学科通力协作,开展重大疑难疾病的病因机制和诊疗方法的创新研究,是协和科研工作的传统与特色。经过几代人、几十年不懈努力,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已直接转化为临床诊治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医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41项。

  1986-2009年

  医院视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为永恒的主题和生命线。1986年,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医疗成果奖评审,迄今坚持25年,对提高医疗质量、鼓励多学科协作等起到积极导向作用。同时,充分发挥专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2009年起,医院在全国率先推行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手术安全核对及医生工作站高危药品警示等举措,为保障病人安全构筑起坚固防线。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初,协和在全国率先开展医院文化建设。70周年院庆时,经过全院深入讨论、取得广泛共识,提出将“严谨、求精、勤奋、奉献”作为院训暨“协和精神”的具体表述。90周年院庆时,医院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具体化,提出“待病人如亲人,提高病人满意度;待员工如家人,提高员工幸福感”的办院理念。

  2011年

  2011年,上海复旦大学管理研究所发布“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北京协和医院位居榜首。其中风湿免疫科、基本外科、妇产科、内分泌科、病理科在最佳声誉专科评选中全国排名第一。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