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中国科协和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共同推荐的一项研究成果,指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型脑卒中药物的靶点,为研发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提供重要的线索和理论依据。
9月27日,由中国科协和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共同推荐的一项研究成果,指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型脑卒中药物的靶点,为研发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提供重要的线索和理论依据。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0%。缺血性脑损伤病理过程非常复杂,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与神经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而临床研究证实,缺血后激活的脑内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因此,干预脑缺血时炎症反应的关键环节,有可能成为治疗脑卒中的有效途径。
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是溶栓药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由于溶栓药使用时有出血的危险且治疗窗较短,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其它更好的药物。近几年,科研人员开始关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s),发现PPARs可以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脂肪代谢、炎症及免疫反应等,但研究人员曾尝试过多种PPARs药物化合物,都没有取得明显进展。
对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章海燕课题组与杨玉社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合作,发现新型PPARs激动剂T33,通过动物模型中发现,这一新型化合物可以显著减少急性脑缺血导致的炎症因子过度表达,并且对脑组织梗死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一发现为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