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11中国科协年会在天津隆重召开。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政府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天津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承办的“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做为年会主要内容同期召开。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并做了题为“中医药在卫生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的专题报告。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捷克、日本、韩国、越南、肯尼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104名专家、学者和270余名国内代表共襄盛会,研讨中医药研究前沿成果,共谋中医药发展大计。
9月21日,2011中国科协年会在天津隆重召开。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政府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天津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承办的“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做为年会主要内容同期召开。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并做了题为“中医药在卫生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的专题报告。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捷克、日本、韩国、越南、肯尼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104名专家、学者和270余名国内代表共襄盛会,研讨中医药研究前沿成果,共谋中医药发展大计。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论坛分设“中医理论与临床”、“中药与方剂”、“企业论坛”三个分会场。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做有关中医药发展、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等方面专题学术报告。同时,与会专家从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视角,深入交流研讨中医药理论与技术的创新,以及未来中医药国际发展前景。
在专题报告会上,王国强指出,中医药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大疑难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等的防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在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会上,David M. Eisenberg以“促进中医药发展战略。机遇”为题做了学术报告;中国上海中医药大学刘平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黄璐琦教授、日本产业医科大学柳原延章教授、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纪念癌症中心临床前药理及核分子药理化学项目组周廷潮教授分别做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遗传变异和代谢途径的复杂性导致的药用植物金银花活性成分含量及其品质的变异”、“柑桔类黄酮川陈皮素对儿茶酚胺合成和分泌的作用”、“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国粹在现代数理科学的体现”的学术报告。
据大会主席张伯礼院士介绍,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是2011年中国科协年会重要内容之一。本次论坛是中国中医药研究领域的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将深入讨论中医理论与临床发展方向,中医药国际发展趋势等问题。论坛重视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注重应用性研究,展示中医药前沿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海内外杰出中医药专家和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中医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该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234篇,其中国内190篇、国外44篇(含留学生9篇),结集出版了《第十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其中,中医类130篇,中药类104篇,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反映出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显示出较高的学术水平。大会共选出60篇论文进行展示、交流。作为本次论坛的卫星会议,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六届“岐黄雏鹰”大学生学术科技论坛同时举办。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