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ESC高血压热点讨论

作者:沐雨译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1-09-02
导读

         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1年会上,围绕几个高血压热点话题,四位专家各抒己见。希腊雅典的C Tsioufis教授指出,术前对患者的评估是检查和优化高血压控制的时机。除病史、体检、实验室评估和心电图(ECG)外,诊断方法的范围依赖于手术的紧迫性、手术特定的危险,以及存在活动性心脏症状和其他危险因素、患者能动性等。

关键字:  高血压 | ESC | 卒中 

  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1年会上,围绕几个高血压热点话题,四位专家各抒己见,其主要观点如下:

  围术期高血压管理

  希腊雅典的C Tsioufis教授指出,术前对患者的评估是检查和优化高血压控制的时机。除病史、体检、实验室评估和心电图(ECG)外,诊断方法的范围依赖于手术的紧迫性、手术特定的危险,以及存在活动性心脏症状和其他危险因素、患者能动性等。

  与血压控制不良者相比,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较少伴发术中血压不稳定和术后并发症。理想情况下,在择期手术前几个月应使血压正常化。对于高血压Ⅰ~Ⅱ期患者,无证据显示为了优化治疗而延迟手术是有益的。对于高血压Ⅲ期患者(血压180/110 mmHg),应当权衡延迟手术的危险和为优化药物治疗而延迟手术的潜在益处。

  对于急诊手术患者,应立即使用非口服药物治疗。进行长期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应继续其治疗直至手术。

  急性卒中高血压

  西班牙的A Coca教授回顾了急性卒中的高血压管理问题。卒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并由于后遗的残疾和认知减退造成欧洲乃至全球的疾病负担。大动脉的血栓栓塞是最常见的卒中原因,高血压和年龄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预防卒中发生和再发大多基于降压治疗。

  尽管血压降低对于减少卒中发生率的价值已被证实,但对于血压应降至的最佳水平却仍没有肯定性结论。根据血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J形关系假设,“血压降得越低,转归越好”的概念常遭遇挑战。

  另一有争议的话题是卒中急性期的高血压管理问题。大约60%的急性卒中患者收缩压>160 mmHg与卒中后不良转归有关。降低血压的理由包括减少脑水肿形成、降低梗死区出血性转变发生率、预防进一步血管损伤和防止早期卒中再发。

  而另一方面,高血压的激进治疗可能因降低脑缺血区域的灌注压而导致神经学上的恶化。除了近期的SCAST研究结果外,是否所有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应降压仍未有答案。其他旨在获得上述问题明确答案的研究如ENOS和INTERACT仍在进行中。

  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急症

  挪威的S Kjeldsen教授指出,高血压危象定义为血压重度升高并伴发急性靶器官损伤(TOD)。急性冠脉综合征、夹层主动脉瘤、急性肺水肿、高血压性脑病(恶性高血压)、急性脑梗死、颅内出血、急性动脉出血或子痫代表应考虑立即降低血压以预防TOD进展的临床症状。急性卒中例外。

  高血压急症的特征是血压重度升高(180/120 mmHg)而无急性TOD证据。在高血压急症中,通常可在急诊科通过口服药物而降压,不需要入院,但须床旁随访。

  勃起功能障碍(ED

  ED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见问题。希腊的C Vlachopoulos教授指出,约1/2高血压患者伴有一定程度的ED。重要问题是,ED是与抗高血压药物有关,还是与高血压本身相关。

  无疑,一些抗高血压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不同机制诱发ED。β受体阻滞剂与ED的关系有被夸大,而某些药物如奈必洛尔其实可改善勃起功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也可能改善勃起功能。

  高血压本身也可能导致ED,医生或患者存在常见的临床误解是,因担心ED不良反应而避免药物治疗。

  ED是未来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对高危患者进行密切心血管病观察。对高血压的控制不能排除对ED的进一步治疗。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PDE5i)是最常用的ED治疗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也有效。此类药物可与抗高血压药物安全合用。仅α受体阻滞剂应与PDE5i相隔几小时服用,PDE5i的唯一绝对禁忌证是同时服用硝酸盐类。

  链接:

  Hot topics in hypertension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