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东升教授指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新概念是此问题的关键。近年来,TIA定义先后2次被修订,目前认为,有组织学改变即属脑梗死范畴,尽管患者病情恢复很快。按照新版TIA中国专家共识建议,较大医院(可行影像学评估)可明确是TIA还是脑梗死,但对不具备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基层医院,如将时间概念消除,TIA应如何诊断?这很可能造成临床实践的混乱。
Q4.轻型或病情很快好转的患者、TIA患者,溶栓吗?
“无论TIA还是小卒中,均应使用ABCD2评分+DWI”
樊东升教授指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新概念是此问题的关键。近年来,TIA定义先后2次被修订,目前认为,有组织学改变即属脑梗死范畴,尽管患者病情恢复很快。按照新版TIA中国专家共识建议,较大医院(可行影像学评估)可明确是TIA还是脑梗死,但对不具备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基层医院,如将时间概念消除,TIA应如何诊断?这很可能造成临床实践的混乱。
美国国立卒中学会(NSA)在TIA处理建议中提到,须通过ABCD2评分+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TIA患者进行分层,对于DWI阳性或ABCD2评分>3分的TIA患者,因其发生脑梗死概率很高,须急诊处理,必要时可考虑溶栓。对于ABCD2评分<3分的患者,发生脑梗死概率很低,不建议住院治疗,亦谈不上溶栓。上述建议仍基于时间概念,对于病情恢复很快的患者,究竟是TIA还是脑梗死,鉴别较困难。个人认为,不管是TIA还是小卒中,均应使用ABCD2评分和DWI检查进行综合评定。由于中国多数医院可能无法进行DWI检查,ABCD2评分显得更加重要。
其实,TIA患者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关键并非安全性问题,而在于其效价比。如果是ABCD2评分<3分的TIA患者,收住院接受溶栓治疗可能浪费医疗资源,而评分3分以上者如未及时接受溶栓而最终转为脑梗死,可能后续花费更大。因此,对于评分<3分的患者,应避免过度医疗,但对于评分>3分的患者,可酌情考虑溶栓治疗。
“大血管评估非常重要”
毕齐教授指出,症状轻微(发病时症状较轻,即小卒中)和发病时症状较重、后又突然好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5分的患者,基本属于不推荐溶栓治疗的范畴。但不幸的是,对此类患者不予溶栓治疗,之后病情几乎均有加重。尤其是之前症状较重、后续好转者,如不予溶栓,若干小时后患者症状再次加重,此时已丧失溶栓机会。
毕教授认为,在此过程中,大血管评估非常重要。尽管患者临床症状有缓解,但影像学检查(MRA或TCD)提示大血管仍有梗阻,可考虑予更积极的溶栓治疗。反之,对症状迅速缓解、影像学检查提示大血管完全通畅者,可不溶栓。
另外,在发病急性期或超早期,TIA定义应有所淡化,此时重在评价其是缺血还是出血,评估是否符合溶栓条件更为重要。TIA患者如就诊时症状已缓解,可考虑不进行溶栓治疗;如症状持续1 h不缓解,可考虑溶栓。TIA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出血概率远低于脑梗死患者。
“尚存争议,值得探讨与关注”
王少石教授指出,此话题目前尚存争议,缺乏有力证据,亦无标准可供借鉴。临床可参考以下原则,即对TIA或卒中的判定非常重要,ABCD2评分在指导溶栓中的运用值得关注。
董可辉教授补充到,部分医院可能无MRI等影像学检查的条件,在判断缺血性卒中和TIA方面存在问题,此时发病时间更重要,如患者症状持续约1 h不缓解,即可启动溶栓。
“判断是TIA还是脑梗死是关键”
张茁教授指出,无论症状轻重,症状是否有好转,如明确是脑梗死,可考虑给予溶栓治疗;如明确是TIA,即不符合溶栓条件,因此,关键在于如何界定是TIA还是梗死。
很多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中都涉及如下情况,患者于急性期就诊,CT检查排除出血后给予溶栓治疗,部分患者发生“戏剧性”变化,恢复非常好,实际上这些患者是TIA。如不明确患者是否是TIA,临床症状又反复发作,宁可淡化TIA概念,首先给予CT检查排除脑出血,如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可考虑溶栓。
即使对TIA患者进行溶栓,风险亦非常小,不存在梗死和血管再灌注损伤的问题。
“及时溶栓可能是积极、合理的处理方式”
武剑教授指出,TIA的定义是关键,目前美国国立神经病与卒中研究院(NINDS)评分为ABCD3I,其中I包括2项,一是一般影像学检查、血管影像;二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颈动脉狭窄情况。在急性溶栓过程中能否完成ABCD3I评分尚不清楚(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此时关键问题在于时间。如TIA发作已持续1 h,大部分症状持续1 h以上患者有梗死存在,DWI可能是阳性,NIHSS评分也大于3分,可考虑进入溶栓路径。在用药过程中,如果NIHSS评分改善,大于4分,可考虑终止溶栓。
对症状轻微或症状好转的患者是否溶栓,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有研究报告,对此类患者不溶栓,其病情再次加重时就已失去溶栓时机。有研究显示,对此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患者病情好转、血管再通率高,出血风险亦并不高于安慰剂组,因此,为了不失去机会,及时溶栓可能是积极、合理的临床处理方式。
Q5.病程在3小时内、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发作,溶栓吗?
“应遵循药品说明书,对此类患者不推荐溶栓”
毕齐教授指出,在rtPA药品说明书中,脑梗死继发癫痫被列为溶栓禁忌证。
武剑教授指出,脑梗死伴发癫痫的发生率约为5%,临床实践中此类患者比例似乎更低。癫痫可导致水肿、血压升高、外伤性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但一般癫痫在临床实际中较易控制。因此,我国指南并未将癫痫发作列为溶栓禁忌证,认为对于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患者,作好处理相关并发症的准备,在对患者整体情况进行仔细评估后谨慎溶栓治疗。但药品说明书是法律文件,还是应按照说明书列举的禁忌证进行操作。
王少石教授指出,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一般预后较差。在临床实践中,将仅发作一次癫痫的患者(非癫痫持续状态)排除在溶栓治疗之外,的确有些遗憾,对于多次癫痫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不推荐溶栓治疗。在临床上,我们并无足够证据去明确何种患者适合溶栓,何种患者不适合,因此,仍应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
樊东升教授指出,脑梗死继发癫痫并不常见,但临床不常见不等于不会发生,对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患者进行溶栓是违反药品说明的,虽然以我们有限的经验感觉对此类患者溶栓是安全的,但个人认为,对于此类患者的溶栓治疗,还是应该保守一些。
张茁教授等一致认为,专家推荐不能与药品说明书相违背,对于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发病3 h内不推荐溶栓治疗。
Q6.老老年患者,溶栓吗?
“老老年患者溶栓,尚待进一步研究”
武剑教授认为,若将高龄患者都排除在溶栓治疗之外,对于患者是不公平的。
王少石教授则认为,美国的NINDS研究及美国、欧洲指南均将80岁以上的老老年患者列入溶栓治疗禁忌,然而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若按照目前溶栓标准,到2050年,38%的卒中患者因超过85岁将不能被纳入rtPA溶栓治疗之列,这一数字将比2005年增加1.6倍。在美国辛辛那提244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3 h~4.5 h的患者中,有31%年龄超过80岁。然而,临床上有许多年龄超过80岁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效果很好,遗憾的是,目前尚无相关有力证据。
因此,老老年(大于80岁)人群的溶栓问题,将成为缺血性卒中治疗领域研究方向之一。
“使用SWI检查,评估患者微出血情况”
樊东升教授指出,由于老老年患者发生大脑淀粉样血管病概率增加,由此导致溶栓后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如可以,临床上应对老老年患者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以评估其微出血情况。如患者因大脑淀粉样血管病而存在明显微出血病灶,一律不予溶栓治疗。另外,推荐急诊亦应加做SWI检查,评价患者微出血情况。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