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的孙女士急性心梗并发心尖部20毫米巨大室间隔穿孔,4次出现重度心衰、心源性休克,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77天的全力抢救,终于死里逃生,8月12日康复出院。据了解,经导管成功封堵如此巨大心尖部室间隔穿孔国内尚未见报道。
69岁的孙女士急性心梗并发心尖部20毫米巨大室间隔穿孔,4次出现重度心衰、心源性休克,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77天的全力抢救,终于死里逃生,8月12日康复出院。据了解,经导管成功封堵如此巨大心尖部室间隔穿孔国内尚未见报道。
5月28日早晨,孙女士感觉胸前区剧烈疼痛,后背部及左肩部疼痛,满身大汗,恶心、呕吐,家人急送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抢救,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并发心尖部20毫米室间隔巨大穿孔,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
据该院心内科主任黄党生介绍,急性心梗后并发室间隔穿孔发生率仅为1%-2%,但死亡率达80%以上,患者多在一周内死亡。尽快封堵室间隔穿孔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手段。但临床资料证明,心梗发生2周内进行手术死亡率高达50%以上,心梗后4-6周左右,坏死心肌纤维化形成再行手术成功率会明显增高,但很多患者等不到这一天就因急性心衰而死亡。他们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紧急治疗方案,在行造影支架置入的同时,为患者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辅助自主心脏搏动,减少心脏的耗能,增加冠状供血,以减少心衰的发生。
7月11日,患者心梗后的第45天,他们为患者施行室间隔穿孔封堵术。“手术中要把封堵器穿过室间隔的孔洞,两边的伞打开才能起到封堵作用。在操作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出现孔洞扩大,封堵器脱落,导致病人死亡。即往报道术中发生封堵器脱落而不能一次成功者死亡率几乎是100%。”黄党生说。这位患者室间隔穿孔位置在心尖部,位置偏低且此处室间隔相对较厚,缺损管道较长,封堵伞不易张开;同时心尖部活动幅度较大,封堵伞不易固定,容易脱落,国内外鲜有经导管成功封堵心尖部室间隔穿孔的报道。
他们两次召开全科医师大会,反复讨论患者病情及影像资料,精心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及术中意外应急预案,选择了对穿孔刺激较小的磨菇形封堵器,请心外科、麻醉科医生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封堵失败立即采取外科手术修补,并请国内著名心内介入专家王乐丰教授坐阵指导。黄党生、张丽伟、孙红岩、王秋霜4位高职专家组成强劲手术团队,经过3个多小时的精心操作,手术获得成功。当显示屏上封堵器呈哑铃状张开固定于穿孔部位时,在场的人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