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登录,我要注册

肿瘤

肿瘤内科:希望与挑战并存

作者:王迈 来源:CSMO特刊 日期:2011-08-08
导读

         作为日本大阪大学的名誉教授,田口铁男教授从事临床肿瘤治疗工作多年,并曾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实验室工作,指导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在第5 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CSMO)召开之际,作为全体大会联合主席、临床肿瘤学发展的亲历者,田口教授同与会者分享了他对肿瘤内科学现状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字:  肿瘤 | 内科 

  inserted image

  田口铁男教授

  作为日本大阪大学的名誉教授,田口铁男教授从事临床肿瘤治疗工作多年,并曾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实验室工作,指导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在第5 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CSMO)召开之际,作为全体大会联合主席、临床肿瘤学发展的亲历者,田口教授同与会者分享了他对肿瘤内科学现状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肿瘤内科发展60余载,重要作用逐渐显现

  田口教授介绍,血液和临床肿瘤学的学科建设始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已有60余年。直到近年,肿瘤内科医生才刚刚开始能够与其他专科医生一起,分享癌症死亡率下降的成功。

  田口教授认为,癌症研究,特别是临床肿瘤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肿瘤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尽管在传统意义上,肿瘤患者往往首先接受外科治疗,但是在新的治疗模式下,肿瘤内科和放疗科医生越来越多地在患者的初始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而转移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则更多地依靠这些专业的医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1500 万人被诊断癌症,1000万人死于癌症。田口教授认为,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现代医学的诊断治疗方法延长了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生存,但是,仍有大量患者死于这种疾病。然而,通过提高检测和诊断水平、加深对肿瘤特性的认识,这其中的很多复发、转移和死亡是可以被预防、至少是可以被延迟的。使用可靠的肿瘤标志物精细预测疾病预后、筛选最可能获益的患者接受治疗、监测疾病的进程,这些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降低死亡。

   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为焦点

  田口教授认为,随着新的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剂的发现以及基于新机制的化疗方案的引入,肿瘤治疗选择不断扩充,肿瘤治疗的策略也日趋复杂。如何为肿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逐渐成为医生关注的焦点。

  临床肿瘤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肿瘤的检测、诊断、治疗和预防将更多地基于患者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而进行。已经有大量研究开始着力探索那些可能提示宿主毒性和治疗有效性的指标。“基于患者及其所患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性,”田口教授强调,“个体化地选择最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才能真正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治疗获益。”

  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手段被用来探索和发现新的生物学标志物。通过使用生物学标志物,发现那些在患者肿瘤疾病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分子信号途径,将会有助于筛选患者,并予以个体化的针对性治疗。同时,这些标志物还可以应用于探索新的药物剂型和给药方法,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开展个体化治疗,肿瘤医生面临新的挑战

  田口教授指出,在过去的30 年间,得益于新化疗药物的发现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不断优化,多种肿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步。例如,儿科肿瘤的治愈率从50年代的低于10%上升至今天的80%以上。同样,睾丸癌和乳腺癌的5 年生存率也从50 年代的57%和60%分别上升至今天的超过96%和90%。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常见  的肿瘤,如肺癌、结肠癌和胃癌等的生存率仍改善甚微。基于此,一个现在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对于这些肿瘤类型,化疗的获益已经达到了瓶颈,新治疗策略的研发和应用迫在眉睫。

  近年来,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阐明了许多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细胞及分子学机理,这些成果促成了新的肿瘤特异性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然而,针对人类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显示,多数肿瘤是具有显著异质性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使用统一手段或药物治疗相同组织来源肿瘤的患者,其效果会截然不同。因此,个体化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田口教授解释,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就是基于每个个体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制定的特异性的治疗策略。这一策略在针对多种肿瘤的治疗中都存在巨大的潜力。而实现个体化治疗,有两个关键步骤:第一,对于每个个体的肿瘤,需要进行复杂系统的生物学特性分析;第二,使用有效的验证机制确认可能从特定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群。

  田口教授进一步谈到个体化理念在靶向治疗中的重要性。田口教授指出,尽管靶向治疗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很多极有希望的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却令人失望。田口教授认为,如果使用恰当的生物学标志物筛选可能获益的患者参加临床试验,那么试验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这也预示着,在个体化靶向治疗领域,肿  瘤学家们仍要面对很多挑战。

  田口教授还强调,尽管基于单一基因突变的生物学标志物目前在临床上最为常用,但是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谱系以及新的成像技术很可能在今后的患者筛选中扮演重要角色。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