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哪种CRC筛查模式适合我国?

作者:邢颖 武子涛 韩英 盛剑秋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8-05
导读

         目前,国际上的肿瘤(包括结直肠肿瘤)筛查有两种模式,即人群筛查(mass screening)和伺机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这两种筛查模式有各自的特点(见图)。

关键字:  CRC | 筛查 

  

  结直肠癌(CRC筛查模式

  目前,国际上的肿瘤(包括结直肠肿瘤)筛查有两种模式,即人群筛查(mass screening)和伺机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这两种筛查模式有各自的特点(见图)。

  inserted image

  我国适合进行伺机性筛查的理由

  我国难以进行人群筛查

  就目前我国医疗制度特点和国情而言,大规模的自然人群筛查很难从国家层面上开展,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费用昂贵

  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便使用花费最低的便潜血血试验,也仅筛查6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全国性CRC筛查的总费用可达180.81亿元。

  如果根据中国癌症基金会制定的《中国主要癌症的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的要求(40岁以上的人群均需要进行CRC筛查),或按照国外指南(50岁以上的人群均需要接受筛查),这将是一个更加庞大的天文数字。

  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进行大规模的人群筛查需要大量专职医务人员和专门的医疗设施,而我国现阶段卫生资源、人力资源短缺,无法实现上述职能。

  依从性难以保证

  以往CRC筛查的工作经验表明,我国CRC筛查与西方国家类似,同样存在实际筛查率低及人群依从性差的问题。

  伺机性筛查适合国情

  伺机性筛查费用低、依从性好

  伺机性筛查所用的便潜血试验一般有免疫法和化学法两种,前者的检测费用为15元左右,而后者则仅为2元左右,从价格上均易被接受。

  由于医患直接沟通对话,可显著提高依从性。

  伺机性筛查适合国人CRC发病的年龄特点

  近年,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在全国18家省级大医院31246例CRC患者中,45岁以下者占19.53%,而且年轻患者(30~44岁)诊断时进展期肿瘤比例高于老年患者。

  一项前瞻性小样本的伺机性筛查也显示CRC发病有年轻化趋势。由于伺机性筛查对象无年龄限制,故可弥补人群筛查的不足,提高年轻患者早期检出率,改善年轻患者的预后。

  我国该怎样进行伺机性筛查

  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方式和策略进行CRC伺机性筛查。

  1. 消化门诊、社区全科门诊及健康体检者常规采用免疫法便潜血试验进行初筛,阳性者建议行结肠镜检查,阴性者每年进行1次初筛。

  2. 询问受检者既往病史及家族史,判定其是否属于高危个体。高危个体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即使便潜血阴性,也建议接受结肠镜检查。

  3. 对于有疑似结直肠肿瘤症状的患者及自愿要求结肠镜检查的个体,即使便潜血阴性,若本人同意,也可行结肠镜检查。

  4. 对于肠镜检查发现癌前病变者,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2008年制定的《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执行内镜下干预治疗后,进行登记建档,安排定期随访。

  作者: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 邢颖 武子涛 韩英 盛剑秋

  ■相关链接:国际相关指南对一些特殊人群的筛查推荐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