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 HOPE, Health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Everywhere,-世健会)成立于1958年,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致力于提供持久性的解决措施以帮助人们在健康方面能够有效的自助。最初世界健康基金会的医疗培训及慈善工作都是在一艘军舰——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捐赠的,世界上首个和平时期的医疗用舰S.S.HOPE号——上进行的,后来这艘船也成为了基金会的标志和象征。如今,基金会的医学培训和
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 HOPE,HealthOpportunities forPeopleEverywhere,-世健会)成立于1958年,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致力于提供持久性的解决措施以帮助人们在健康方面能够有效的自助。最初世界健康基金会的医疗培训及慈善工作都是在一艘军舰——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捐赠的,世界上首个和平时期的医疗用舰S.S.HOPE号——上进行的,后来这艘船也成为了基金会的标志和象征。如今,基金会的医学培训和 项目已经转移到陆地上并在世界上超过35个国家进行。
世界健康基金会本着培训培训者的理念,关注人群健康,在儿童、妇女、慢性病领域分别在全球进行了多项的项目。 在中国,世界健康基金会参与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建设及医疗培训项目。此外,世界健康基金会创先开展了中国 教育、健康心脏、艾滋病患者治疗及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康复医疗社区培训,以及慢性病管理项目等,为促进中国人群健康做了许多实事。
世界健康基金会数年来致力于改善发展中国家国民的健康及积极的培训健康医疗护理的专业人员。早在1997年,基金会就已关注非传染性慢性病领域,并开始就 展开了长达13年的患者教育及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面对日益增加的 患者,为促进患者治疗的依从性,1997年10月,在中国卫生部的支持下,及B-D公司,礼来公司和罗氏诊断公司的资助下,由世健会(Project HOPE)组织实施的为期五年的公益慈善项目“中国 教项目”在京签字,并于98年3月正式启动。此项目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 认知度,提高中国 管理、教育质量和水平。
该项目实施13年余,历经了三个阶段,由培训 专科医护人员,到协助患者进行 的疾病自我管理,而后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 社区干预。项目在执行期实施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开发了针对医、护、患的系列培训教程、教材,并与知名医学院校合作,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杭州、哈尔滨、南京、青岛建立了10个 教员培训基地,在国内外229名专家志愿者的参与下,为全国除港、台之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812家医院培养了1577名 教员,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效应,使众多的 医护人员、病人和群众受益。项目的成绩得到了卫生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项目在2003年延伸阶段,对已建立的10个基地进行了规范管理培训;对1577余名优秀 教员进行了提高性培训;为基地和培训后教员配备了项目专用 教育系列海报和配套手册,以深化、扩展病人教育,并为合格 教员颁发了资格证书。至2006年底,基金会的 教育项目已惠及202,083人,其中包括36,960名医护人员,165,123名病人、家属或社区群众。在2007年至2009年期间,培训了787名社区卫生服务医护人员,为6662名 患者提供了患者教育手册,并使 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得到改善。此后,世界健康基金会在2008年开展中国基础 教育拓展计划项目中,继续成立了7家省培训基地和18家二级培训基地,同时开展了 教员培训班及基层培训班,预期将培训3400名 教员及3600名基层医务工作者。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我国的慢性病尤其是冠心病发病趋势不容乐观。本着对群众健康的关怀的理念,世界健康基金会在2002年12月18日,在美敦力国际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及中国医师协会的行业指导下,中国健康心脏教育项目在北京安贞医院的基地正式拉开帷幕。该项目的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提高临床医生对心血管,特别是冠心病的综合诊疗及处理水平,增强群众防病、治病意识,促进群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项目开展以来,共有来自全国19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的30家综合性医院的心内科医生及护士接受了培训,培训课程以案例为引导,以问题为中心,培训内容及授课模式深受好评,96%的学员们认同培训课程的教学方法,73%的学员希望能成为健康心脏培训课程的教员。
面对慢性病的发病趋势及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不断的提升的国情,为关注群众健康、积极促进人们生活质量,世健会再次与飞利浦公司携手于2009年7月,共同建立慢性病患者全程关护模式。在上海、北京、武汉和广州四个城市,与国内领先的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合作,共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及慢性病管理的能力。在三年的项目执行中,主要针对脑卒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四类慢性病开展相应活动,计划将为百位医护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并为近千位患者及家属提供慢性病的 。
自2009年7月项目启动一年半以来,本项目已分别在上海、北京、武汉、及广州开展了以三级医疗单位为指导方,协助二级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分别进行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症候群、及脑卒中康复的医护人员培训及患者教育。在过去的一年半中,本项目在公众 及疾病预防上推进了高血压患者及高危群体的疾病管理教育,已分别在上海浦东区、奉贤区、崇明区、及金山区近60个村登记在册的高血压高危患者进行了健康生活及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教育,并完成了两本高质量的患者教育手册《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冠心病自我管理手册》,此手册深受医务人员及患者与家属的欢迎。再者,针对上海瑞金医院近80位冠心病住院患者所进行的疾病自我管理干预中显示,接受干预的患者其疾病相关的生活质量较佳,尤其在疾病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及运动方面,干预组的患者均较对照组患者有较佳的表现。这结果显示在为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时,需包括家属,并努力提高患者的行为改变动机及自我效能,以便更有效的促进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其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生活。
另外,针对三级医疗体系中众多的脑卒中患者,本项目与上海华山医院康复科、广东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医院康复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康复科、及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共同合作,开展社区康复治疗师的培训工作,同时也对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及康复协助者进行安全及简单日常康复的教导。同时,在上海杨浦卫生局的协助下,率先与区卫生局及社区卫生中心开展了康复师上门服务的居家康复治疗的先驱性实践,为无法到社区卫生中心进行出院后康复的脑卒中患者提供了居家早期康复的途径。经过一年半的实践,脑卒中康复项目已由上海逐渐向其他城市推进,所建设的康复师培训教材也分别在参与点中使用。在上海杨浦区的康复师培训项目已展现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在2010年,在本项目中共有634位患者接受了居家康复治疗,其中女性占51.6%,82.5%的患者为60岁以上(平均年龄72.6岁);超过50%的患者有肢体功能的丧失,而且有近60%的患者有中等到严重程度的日常功能丧失(<70 Barthel Index)。在这些已经完成为期5个月康复的患者中,53.8%的患者改善了他们上肢的功能,37.5% 改善了手的功能,49.5%改善了下肢功能;另有76.5%的患者改善了Barthel 评价指标。这些资料显示了,患者接受了培训过的康复治疗师的服务后,可有效的改善他们的肢体功能,居家的康复服务与社区卫生中心的康复服务为患者提供了可持续的康复治疗。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睡眠呼吸暂停的慢病管理中,基金会协同上海瑞金医院呼吸科、北京朝阳医院、北京第六医院、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南医院、及广州呼吸科研究所共同开展了在社区进行的慢性肺阻塞肺病患者 、肺康复锻炼、家庭氧疗情况测量等项目,同时也为社区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以促进对慢性肺阻塞疾病及呼吸睡眠暂停的诊治及及时的转诊。项目已经针对卢湾区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人员进行了关于COPD与呼吸睡眠暂停的治疗、诊断和康复及OSA的诊断治疗的讲座的四次讲座,总计参加的人次数超过233人次。培训效果采用标准的Bristol呼吸问卷进行调查,发现培训前后的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满意度调查也显示91%的学员对培训满意,96%的社区卫生工作者愿意参加类似培训。
在COPD的患者教育方面,本项目已经开展出院患者的常态患者教育,强调COPD治疗和康复,总计患者人次为150次。在社会群众教育方面,本项目开展了预防与治疗COPD的宣传,分别在世界COPD日、世界睡眠日、新民咖啡屋推广COPD知识,发放的教育材料超过500份。截至2011年3月,在上海虹口区已经初筛检了近千名的疑似有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并在项目点社区选择了COPD确诊患者。由于目前社区内没有患者COPD疾病档案和数据库,因此项目组使用COPD问卷调查进行初筛,肺功能检查确诊。目前已经发现1700人疑似病人,并开始对疑似患者进行诊断。项目选择了108 疑似慢性阻塞肺病的患者,在社区卫生中心,由三级医院的康复科医生、社区卫生中心的康复医师及治疗师为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肺康复活动。参与项目的三个二级及三级医院,分别是普仁医院、隆福医院和第六医院,2个社区,分别是五道营社区和交东社区,目前已有近80名患者接受本项目的COPD健康指导。
慢性病的防治需要人们关注自己的健康,建立有效的健康生活行为,在饮食、运动、生活压力、戒烟及高血压防治上积极主动的参与。基金会的工作配合了政府对慢性病防治与治疗的趋势,提供了外部的资源来优化现有的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具体的专业人员培训、并推进群众疾病知识的普及。世界健康基金会本着提供健康机会给每一位人的理念,将继续推进慢性病的防治与医务工作者的相关培训,借此促进健康与医疗的整体水平。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