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放射科磁共振研究中心龚启勇教授及其研究生尼泊尔的Nabin Amatya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矫视科学部副教授Paul C. Knox合作研究发现,在中国出生和长大的中国人与在英国居住的白种人,眼动的模式不同。
人类大脑的结构
华西医院放射科磁共振研究中心龚启勇教授及其研究生尼泊尔的Nabin Amatya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矫视科学部副教授Paul C. Knox合作研究发现,在中国出生和长大的中国人与在英国居住的白种人,眼动的模式不同。这一研究论文近日发表于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杂志。研究者发现,在英国,以前被认为是受过伤或患病才会有的眼动模式,在普通的中国人中却很常见,眼动模式并非是大脑功能改变的信号。
眼动测试可以用来帮助确诊脑损伤或慢性病,例如全世界各人种都有的精神分裂症和多发性硬化症。该研究小组通过研究中英两国人的眼球运动,以及控制他们大脑思维方式的机制,深入探索与比较了不同人种之间的区别。研究人员测试了中国和英国人眼球的快速运动,也称扫视。受试者被要求用自己的眼睛对突然出现在右边或左边的视线光点作出反应。眼动的反应时间是区分华人和非华人的关键。测试发现,在38名英国受试者中仅1位出现快速眼动反应(Express Saccades)而34名中国受试者却有10名出现这种反应。该 结果显示,在英国人中罕见的眼球运动模式在普通的中国人中却很常见,这表明,在不同的人种之间大脑的功能有细微的差别。
该研究的合作者、来自利物浦大学老龄和慢性疾病研究所的Paul Knox博士称,这可能会有很多解释,我们要更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不同人种的眼动反应时间会有差别。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的不同,使得我们成长、接受教育、工作和接触社会活动时所受的影响存在差异,受一些特别的生物反应的影响,即使我们的身体结构是一样的。
另一种可能性是因为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差异而产生出的这种反应。在许多年以前,人们已经绘制出大脑的结构图,这是人类大脑的基本结构图,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欧洲人种为基础的,但不同人种之间可能会有差异。
华西医院磁共振研究中心团队及利物浦大学合作者现正着手研究,在英国出生和生活的华人眼动和在中国出生但目前生活在英国的华人眼动有何不同。该项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眼动行为的文化效应。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