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307医院余长林谈核辐射与放射性损伤。
专家访谈录:访余长林医师
今年3月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使核辐射的话题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来自北京307医院的余长林教授做客由 与新浪健康共同推出的《名医堂》在线直播节目,为网友介绍了有关核辐射以及自我防护的相关知识。
敏感人群
儿童与老人12岁以下的儿童与老人因为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孕妇也是需要特别注意防护的群体。因为怀孕前期的三至四个月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时期,如果受到辐射,会给胎儿智力、形体都带来影响。
性别与体质差异由于雌激素具有抗辐射的作用,因此女性比男性的抗辐射能力强,这是国际上公认的事实。体质差的人由于抵抗力弱,抗辐射能力也不如体质强壮的人。
生活中的辐射
地球上的物质本身具有一定的辐射性,也就是说我们是生活在辐射的环境当中的。例如北京市的本体辐射,每个人每年平均接受自然的辐射相当于1个毫西弗,这个量相当于1年拍40次胸部压缩光片,这个数值是正常的量,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我国规定的每人能接受的辐射剂量是5个毫西弗,因此平时生活中我们接受的来自地球的正常的辐射是不危害健康的。
来自大自然的辐射物质分布并不均匀,有些含有放射性元素,选用大理石作为家装材料时应该进行检测,看放射性元素是否超标。还有就是来自电脑、电视的辐射,这些电子器材带来的辐射量很小,长期需要坐电脑前工作的人还是应该做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的。
在医院进行检查时可能会拍X光片,这个会带给人体一定的辐射量,但是只要不超过合理的数值,不会对身体有危害,应该遵从医生的指导。
辐射效应的遗传性
人体遭到过量的辐射后会有隔代效应,且具有随机性。辐射的遗传隔代效应与辐射的剂量呈正比,辐射量越大遗传效应也会相应明显,甚至可能造成绝育。
核辐射的检测
一般的医院不具备核辐射检测的条件,需要到指定医院的放射科检测。有专门的仪器可以检测身体表面是否有辐射物质。如果已经确定遭到辐射,可以通过专门的化验确定体内的辐射量。
核辐射的预防
人体受到的辐射量如果不超过规定的剂量一般来说是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的,但是对于平时工作需要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来说,还是应加以防护。医院放射科的医务工作人员平时要注意佩戴防护用品,如佩戴铅手套进行操作等。
公众应对放射性标志有一定的辨别能力,看见带有放射性标志的物品曝露在外首先是要远离,然后应尽快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在野外或工地看到会发亮的石头,类似宝石外形的,千万不要拣,因为这些往往是带有放射性的石头,会导致人体遭到过量的辐射。
平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微波炉,其工作时产生的微波也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因此加热食品时不要待在微波炉附近,应尽量远离,也不要盯着微波炉看。还有就是手机在没电时会产生比平时更强的辐射,因此快没电时尽量不要接打电话。
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对身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的机会很少,一般民众只要做到能识别放射性物质提示标志,远离带有这些符号的物品,平常生活中注意自身防护即可,不必过度担心。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