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核事故的发生和升级,人们对核辐射和放射病的关注日益增加。然而,由于人们普遍缺少核知识,非放射病专业的医护人员对于放射病和放射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也不甚了解,因此,核辐射不可避免地在人群中引起了不安。在此,本报特邀解放军307医院全军放射病中心副主任余长林教授,对放射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进行介绍,并选取《急性放射病诊治欧洲共识》部分内容刊出,以飨读者。
随着日本核事故的发生和升级,人们对核辐射和放射病的关注日益增加。然而,由于人们普遍缺少核知识,非放射病专业的医护人员对于放射病和放射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也不甚了解,因此,核辐射不可避免地在人群中引起了不安。在此,本报特邀解放军307医院全军放射病中心副主任余长林教授,对放射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进行介绍,并选取《急性放射病诊治欧洲共识》部分内容刊出,以飨读者。
我国的放射病流行病学情况
放射病是电离辐射对人体进行体内或体外照射后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急性、亚急性、慢性放射病和局部放射损伤,以后者最为多见。
余教授介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诊断放射损伤1400余例,诊断急性放射病不足100例,亚急性放射病仅几例,慢性放射病迄今为止尚未诊断过。
放射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均与受照射剂量有关
诊断 放射病分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三型,根据患者受照射剂量决定其分型。其中,受照射剂量为1~2 Gy、2~4 Gy、4~6 Gy、6~10 Gy时,分别为轻、中、重和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受照射剂量为10~20 Gy和20~50 Gy时,分别为轻度和重度肠型放射病;受照射剂量为50~100 Gy时,为脑型放射病。
余教授指出,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通过血液生物剂量检测获得患者受照射剂量数据,准确率可达99%。但当受照射剂量>20 Gy或<50 mSv时,则难以检测到。
国际原子能机构认为,当人体受照射剂量在100 mSv 以下时,对人体器官功能无影响(肝肾功能和血细胞计数无异常),当受照射剂量达到1 Sv时,方可称为疾病状态。
治疗 患者受照射剂量越大,治疗难度越大。当患者受照射剂量<2 Gy时,救治成功率接近100%;当受照射剂量<6 Gy时,救治成功率>90%;当受照射剂量为6~8 Gy时,救治成功率降至60~70%;而当受照射剂量>8 Gy时,基本上无法救治。因此,放射病是可救治的,但救治能力是有限度的。
预后 辐射效应包括确定性和非确定性两种,前者与剂量有关,随剂量变化而变化,后者又称随机效应,发生概率较低,以肿瘤效应为主。
轻度骨髓型放射病患者经救治后,多数无长期影响;受照射剂量越大,对患者的长期影响越显著。尤其受照射剂量>4 Gy的患者,5年后肿瘤发病率升高,以血液系统肿瘤多见,亦可出现免疫功能低下等表现。
此外,辐射可影响患者性腺功能。一般认为,男性受到0.15 Gy照射,即可造成暂时(半年内)不育,受到3.5~6 Gy照射,则永久不育;女性受到2.5~6 Gy照射,即永久不孕。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