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循序渐进辨不明原因发热病因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吴东方 卫纲 陈嘉林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2-14
导读

         患者男,54岁,因“发热2年、关节肿痛8个月、呼吸困难3周”入院。种属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

关键字:  不明原因发热 | 结核 

   Step 1 病史回顾

  患者男,54岁,因“发热2年、关节肿痛8个月、呼吸困难3周”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6℃ ~ 38.5℃,发热时间无规律,可自行退热,伴全身肌肉及关节游走性疼痛。既往体健,为农村教师,有家畜接触史,居住在灌木及树林较多的丘陵地带。长期大量吸烟。

  患者中年男性,长期发热,诊断不明,属于不明原因发热(FUO)范畴。

  北京协和医院449例FUO病例资料显示,感染性疾病(49.0%)、自身免疫病(16.9%)和恶性肿瘤(14.3%)是FUO最常见的三大病因。就单个病种而言,结核病最常见(21.6%),自身免疫病中以成人斯蒂尔(Still)病(5.8%)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1%)相对常见,恶性肿瘤中淋巴瘤(5.4%)占重要地位。

  本例患者病程已有2年,患恶性实体肿瘤的可能性极小,但尚不能除外淋巴瘤。从个人史看,患者长期在农村生活,尚须警惕动物源性疾病,如布氏杆菌病;丘陵地带还应考虑蜱传播性疾病,如莱姆病。

   Step 2 既往诊疗回顾

  于当地医院查血白细胞(WBC) 28.7×109/L,抗生素治疗无效。曾接受地塞米松5~10 mg qd治疗约1个月,用药期间发热消失,停药后症状再次出现。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升至38.9℃,明显纳差、乏力。

  8个月前出现双膝关节肿痛,右侧为著,活动后加重,影响行走,无晨僵。3周前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外院胸片见双侧大量胸水,抽取胸水后症状缓解。

  否认病程期间曾出现皮疹,无明显头痛。起病以来体重下降15 kg。

  WBC明显升高,可能系肿瘤或炎症所致类白血病反应。在诊断不明时,轻率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不仅可能掩盖病情变化,长期大剂量应用还可引起免疫抑制,导致机会性感染或原有感染加重,使病情更为复杂,因此糖皮质激素不能被当成“退热药”使用。此患者病情变化不排除与错误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关。

  患者病程后期有关节炎表现,因此倾向于慢性感染或结缔组织病的诊断。长期发热和慢性关节炎的特征,值得考虑是否为莱姆病,但约90%的该病患者有特征性皮损(游走性红斑),与本例不符,且该病在我国相对罕见,可查血清抗体进一步除外。布氏杆菌病亦可有类似表现,可查血培养和血清凝集试验。

  患者呼吸困难是由胸水所致,应争取明确胸水性质;长期大量吸烟,须警惕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重下降明显,提示消耗严重,但不能据此区分其原因为慢性炎症还是恶性肿瘤。

  Step 3 入院查体

  入院体检示,体温 38.2℃,脉搏 103次/分,呼吸 18次/分,血压 125/70 mmHg。慢性病容,一般状况差,消瘦明显。可触及左颈部1 cm×1 cm,右锁骨上1 cm×2 cm,右腹股沟处2 cm×3 cm三枚淋巴结,均光滑、质韧、活动可、无压痛。心脏(-),双下肺叩浊,呼吸音减低。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触及。双膝肿胀,以右侧为重,浮髌试验(+),右膝关节活动受限,皮温不高(图1)。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近端肌肉萎缩,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Ⅴ级。下肢明显浮肿。

  查体发现多枚肿大淋巴结对病因诊断意义重大,经考虑部位和大小,应选择右锁骨上淋巴结进行活检。

  在北京协和医院曾报告的53例表现为FUO的淋巴瘤患者中,病程在1年以上者仅有10例(18.9%),脾大者37例(69.8%),肝大者32例(60.3%),出现胸水者仅4例(7.5%)。本例患者病程长达2年,无肝脾肿大,有胸水,均非淋巴瘤的常见表现,且淋巴瘤难以解释关节病变,故该病可能性不大。

  患者双下肢近端肌力下降,可能是长期消耗及废用性萎缩所致,但应排除炎性肌病。膝关节明显肿胀,但皮温不高,病程较长,且为双侧病变,不似革兰阳性菌所致化脓性关节炎,为明确诊断,应行关节腔穿刺。

  Step 4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WBC 5.1×109/L,中性粒细胞85%,血红蛋白 118 g/L,血小板 246×109/L。大便常规(-)。尿常规示,蛋白1.0 g/L。24h尿蛋白为0.44 g。肝肾功能示,白蛋白(ALB)19 g/L,乳酸脱氢酶(LDH)494 U/L,肌酸磷酸激酶(CK) 512 U/L,余正常。

  红细胞沉降率(ESR) 74 mm/h,C反应蛋白(CRP) 129.0 mg/L。蛋白电泳示,ALB 35.7%,α1球蛋白 8.4%,α2球蛋白 17.3%,γ球蛋白 29.1%。免疫电泳未见M蛋白。

  胸腔积液外观呈草绿色,稍浑,比重1.030;WBC 2890×106/L,单核细胞 95%;总蛋白(TP)28 g/L, ALB 12 g/L,LDH 256 U/L,糖(Glu)6.5 mmol/L,腺苷脱氨酶(ADA)7.5 U/L;抗酸染色及细菌培养(-),瘤细胞(-)。

  ESR、CRP、多克隆γ球蛋白明显升高,更加倾向于诊断为慢性炎症性疾病。

  胸水为渗出液,WBC明显升高,单核细胞为主,须警惕结核病。文献报告,若将35U/L作为正常值上限,则胸水AD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约为90%。虽然本例患者胸水ADA阴性,但并不能据此除外结核,原因在于本例患者病程较长,营养差,又曾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而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患者尚有肌酶(LDH和CK)升高,下肢肌萎缩、肌力下降,表明病变累及肌肉。尿常规中尚有少量蛋白,结合其长期发热、关节炎和浆膜腔积液,须除外系统性结缔组织病(尤其是SLE),应查血清自身抗体。

   Step 5 免疫学及辅助检查

  血清莱姆病抗体、布氏杆菌凝集试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及多次血培养均(-)。纯化蛋白衍生物(PPD)皮试(-)。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及补体均(-)。

  心脏超声示,中等量心包积液。双膝关节X片示,双膝关节骨质增生,右膝关节骨质密度欠均匀(图2)。CT示,心包积液,双侧胸水(图3)。关节液外观淡黄透明,WBC 2890 ×106/L,单核细胞 95%。

  莱姆病和布氏杆菌病的血清抗体均阴性,加之无其他线索,基本可除外。多发性肌炎通常不会引起多浆膜腔积液和淋巴结肿大(除非合并恶性肿瘤),加之抗体阴性,可能性不大。多系统受累是SLE的特点,但SLE以女性多见,ANA对诊断SLE的敏感性高达95%,且SLE关节损害以对称性小关节为主,较少引起平片可见的骨质改变,因此基本可除外SLE。

  本例患者病程长,一般状况差,严重消耗,即使PPD阴性亦不能排除结核感染。

  患者关节液改变与胸腔积液一致,均为单核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提示整个病程可以用一个原发病解释。心脏超声和CT均发现心包积液,可能是血清白蛋白较低引起的漏出液,亦可能是原发病播散所致的渗出液。患者目前并无心包填塞表现,故不急于行心包穿刺。

  Step 6 活检与培养

  入院后第2日行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结果为,淋巴结内大量干酪样坏死(图4)。关节液培养第11天出现抗酸杆菌。

  根据淋巴结活检和关节液培养结果,似乎可确诊为结核病,但此患者关节液培养出抗酸杆菌的时间稍短(通常需要3周以上)。虽然在结核菌数量较大、培养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培养时间缩短的情况,但还应考虑是否可能为快速生长的非结核分枝杆菌(例如偶发分枝杆菌)感染。

  非结核分枝杆菌在我国较罕见,多见于免疫抑制人群和医源性感染,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难以与结核病区分,而两者治疗方案有所不同(非结核分枝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敏感,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因此有必要行培养以进行种属鉴定。

  Step 7 确诊与治疗

  种属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

  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四联治疗,患者3周后体温降至正常,出院继续服药。3个月后门诊随访,一般情况明显好转,体温正常,关节肿痛及呼吸困难消失,嘱其定期复查,警惕发生缩窄性心包炎。

  点评 北京协和医院 朱峰

  结核并非罕见病,但在长达2年的时间内,患者反复就诊多家医院,始终未获确诊。究其原因,以下因素值得关注。

  首先,肺外结核较典型肺结核诊断难度大;其次,不恰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病程改变,使病情更加复杂;最后,病变累及多个系统,医师若缺乏整体思维,不能通盘考虑,容易遗漏重要诊断线索。

  本病例在鉴别诊断过程中,充分参考既往FUO诊断资料,最终通过淋巴结活检和关节腔穿刺得以确诊。这提示,对于诊断不明的疑难病例,不仅要依靠临床经验,还要寻找最佳诊断证据。经验与证据的结合,是患者得以成功诊治的关键。[3610702]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