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起源

作者: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 胡伟新 刘志红 来源: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3-03-18
导读

         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针对肾功能衰竭救治的血液净化技术,为满足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的需要,发展出高血流量、高透析液流量及高清除率、短时间歇性的血液透析治疗,解决了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问题。而对于有急性肾衰的重症患者来说,这种间歇性大浪冲击式的治疗难以承受。

关键字:  透析 | 血透 | 肾脏替代 

CRRT


  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针对肾功能衰竭救治的血液净化技术,为满足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的需要,发展出高血流量、高透析液流量及高清除率、短时间歇性的血液透析治疗,解决了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问题。而对于有急性肾衰的重症患者来说,这种间歇性大浪冲击式的治疗难以承受。

  1960年,斯克里布纳(Scribner)等在美国首次提出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概念。由于当时体外循环基础理论知识欠缺及技术条件的限制,未得到充分重视。

  1977年,德国人克莱默(Kramer)治疗1例利尿剂抵抗的浮肿患者,采用两根单腔导管,一根置入股动脉,一根置入股静脉,中间联接一个滤器(图 1),通过动脉与静脉的压力差驱使血液流经滤器,血液中的水及毒素从滤器中滤出,实现了连续、缓慢的肾脏替代治疗(图2),从而开启了CRRT的时代。

  最初的CRRT体外循环依赖患者自体动静脉压力差,超滤则依赖重力产生的虹吸现象。当患者血压偏低时即无法开展治疗。为了提高超滤率,有时须将病床抬高以增加虹吸作用,但超滤率提高十分有限。

  自1980年代中心静脉双腔导管引进临床后,CRRT系统即采用泵驱动血流的方式来实现体外循环。这样血流量不依赖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而能得到保证,同时也提高了超滤率,并从此衍生出一系列新技术。1995年,在美国圣迭戈召开的首届国际CRRT会议上,有关CRRT的系列技术得到了统一命名。

  在国内,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总医院)为代表的单位自上世纪80年代即已在临床开展CRRT。当时无现代化的CRRT机器,一般采用一个单泵作血泵,而液体进/出滤器仍依赖重力作用,液体的平衡则采用两个婴儿秤来监控并通过手动调节输液滚轮来实现(图3)。很显然,这种CRRT治疗护理强度非常大,且容易出现容量平衡的问题。

  1990年代,开始出现了现代化的CRRT机器,采用联机秤平衡控制系统及泵驱动来控制液体进出及容量平衡,并有各种安全监控及报警设置。

  南京总医院于1998年引进全国第一台现代化CRRT机Prisma(图4),并从1999年始连续12年举办全国CRRT学习班,向全国推广及介绍此项技术,使此项技术从1990年代仅少数大医院肾科使用,发展到目前普及全国以及除肾科外各重症监护科也使用。它不仅使急性肾衰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治疗出现了新局面,也为其他危重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途径,其实际临床应用意义已远超出了肾脏替代治疗的领域。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