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病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陈量 赵明辉 来源: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3-03-18
导读

         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病的特点是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抗GBM抗体,或抗GBM抗体沉积于肾脏和(或)肺脏的基底膜;其典型表现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或)肺出血。该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

关键字:  肾小球 | 肾炎 | 病因 

  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病的特点是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抗GBM抗体,或抗GBM抗体沉积于肾脏和(或)肺脏的基底膜;其典型表现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或)肺出血。该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目前已知抗GBM抗体为致病性自身抗体,其主要靶抗原为Ⅳ型胶原α3链的非胶原区[α3(Ⅳ)NC1]。

  抗GBM病在欧美国家较少见,患病率为0.5~1/百万人口。我国对该病的认识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尚无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我国也建立并改进、规范了抗GBM抗体检测方法。近10余年来,我院共诊断400余例患者,提示该病在我国并不少见。在我国,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1501是疾病易感基因位点,与白种人和日本人的易感位点一致。

 

­­

正常人

患者

 GBM 抗体亚型

 天然抗GBM抗体的亚型局限于IgG2 和IgG4

血清抗GBM抗体主要是IgG1和IgG3;IgG1亚型与肾脏受累程度密切相关,受累重者IgG1亚型比例显著增高;IgG3亚型仅见于肾脏受累较重者

GBM 抗体亲和力

较患者低

较正常人高,与新月体形成的比例密切相关

 

GBM 抗体抗原

决定簇

 天然抗GBM抗体仅识别α3(Ⅳ)C1 和α4(Ⅳ)NC1

致病性抗体可识别α1(Ⅳ)NC1到α5(Ⅳ)NC1。随着肾脏受累加重,抗GBM抗体识别的链数量越多,说明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血清中的抗GBM抗体发生了分子间的抗原决定簇的扩展。因抗体免疫学特性的改变由T细胞调控,也提示自身免疫性T细胞在抗GBM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病机制

  在抗GBM抗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抗GBM抗体的免疫学特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可能与疾病的临床表型相关。例如,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抗GBM抗体可能发生了IgG亚型转换、抗原决定簇的扩展和抗体亲和力的提升(上表)。

  为进一步研究抗GBM抗体病的自身免疫性T细胞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必须明确来自靶抗原的线性短肽(线性抗原决定簇)。针对24条涵盖整个α3(Ⅳ)NC1分子234个氨基酸的重叠肽段的研究发现,多数患者血清可识别P14(aa131-150)、P16(aa161-180)和P18(aa181-200)。目前已证实P14是人类抗GBM抗体病的自身免疫性T细胞的抗原决定簇,其属于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线性抗原决定簇。针对P14的精细抗原决定簇的研究已明确了核心氨基酸骨架,为进一步应用分子模拟寻找可能的致病微生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