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两会聚焦:让国人活得更有保障些

作者:尹若雪 张 彤 来源:生命时报 日期:2013-03-05
导读

         庄一强:社会保障,顾名思义,是维持一个人生存下去的最后保障,是人在最脆弱的时候可以依靠的力量,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熊必俊:关于养老金“双轨制”,我期待在今年“两会”后,国家能给出明确的解决方向。

关键字:  两会 | 医疗保险 | 双轨制 

  (数据来源:人民网)

  今年是十八大开局之年。2013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3日和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共商国是,共议民生。

  “两会”前夕,人民网一项超过100万人参与的2013年全国“两会”调查发现,社会保障成网友最关注的话题。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如何?国人如何才能生活得更有保障?《生命时报》赴“两会”特派记者为此专访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北京安贞医院心儿中心主任刘迎龙,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律师刘玲,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毛寿龙,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熊必俊。自本期起,本报也将连续推出5期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社保体系起步晚,问题多

  生命时报: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如何?

  庄一强:社会保障,顾名思义,是维持一个人生存下去的最后保障,是人在最脆弱的时候可以依靠的力量,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比发达国家起步晚。以医保为例,英国的全民医保国家保健计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建立起来了,而我国的全民医保制度近些年才刚建立。

  生命时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毛寿龙:首先,目标不明确。我认为,保障体系不是孤立的,政府、社会、个人的力量都缺一不可。政府保障的应是困难人群,社会也应有自身的保障机制,而个人也要为自己更有保障和尊严的生活努力。

  其次,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了很多问题,存在有人生活无任何保障、有人保障水平低,但也有人享受“特权”保障(如看病不花钱)等问题。公务员和农民,事业单位和企业员工的保障水平都不一样。

  再次,我国社会保障资金存在缺口,这个缺口将来可能更大。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是高保障,高风险,我国则是刚刚开始低保障,就已进入高风险阶段。

  养老:呼吁取消“特权”,关注老人权益

  生命时报:最近,养老金相差50倍的新闻引发热议。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人赞成废除养老金“双轨制”(即事业单位和企业享受不同的养老待遇),您怎么看?

  毛寿龙: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我同意取消养老金“双轨制”,取消“特权”养老。养老金保障的应是最低生活,而不是奢侈的老年生活。我认为,我们应“自保”,即自己要成为自己养老的主导者,通过储蓄、再就业等途径,为老年生活争取更大保障。当然,政府的责任也非常重大,必须保证货币稳定,避免严重的通货膨胀,别让老百姓辛辛苦苦挣来的养老钱到最后变得不值钱。需要提醒的是,中国养老金集中在政府手中,相当于将分散的风险集中到一个大锅里,很容易出问题。

  熊必俊:关于养老金“双轨制”,我期待在今年“两会”后,国家能给出明确的解决方向。

  在国外,养老金主要参照国民平均收入水平,并会依据通货膨胀等因素进行适时调配。我们也应建立一个对养老金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制度,确立一个正常的增长机制。比如遇上通胀严重,钱贬值的情况,养老金也应根据这种情况适当提高。

  生命时报:除养老金外,要让人人“老有所依”,还有哪些问题急需解决?

  熊必俊: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一项独立的“护理保障”。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的老年人口将高达2.02亿。老年人中很多有病在身,生活不能自理,子女无法贴身照顾,这些老人急需国家提供专门的护理服务,如每月给老人一定的护理费等。

  第二,发展养老产业。现在养老服务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老年人休闲、康复、居住为主的服务产业尚未开发,相关产品品种也很少,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

  医保:盼管理能力、报销比例提高

  生命时报:对目前的医保体系,您如何评价?

  毛寿龙:与以前相比,我国的医保体系进步很大。目前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政府管理太分散。目前,医保分为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等。不同地方医保报销的政策也不同。二是医保基金的管理能力不足,要么管得太松,出现医疗机构骗保;要么管得太严,导致医院推诿重症病人等。

  庄一强:我国的医保管理确实被分割得太严重,如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新农合归卫生部管等。此外,医保体系存在的具体问题也很多,如报销范围有限,各地起付线不同,报销比例不高等。

  刘迎龙:我来讲一个具体问题,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就是医保病人住院难的问题。我父亲去年因癌症住院,就遭遇了医院让他先出院再重新住院的情况。医生有各种考核指标,他们也很无奈,但这也给老百姓就医带来很大不便。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医院有医保额度限制,超过一定的额度,医院就要自己出钱。这非常不合理,一方面可能导致医院推诿重症、急症病人,另一方面也会激化医患矛盾。我认为,国家增加医疗投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一。

  生命时报:如何才能让百姓不害怕看病呢?

  庄一强:建立健全一个立体的医疗保障体系非常关键。目前,我国的社会医疗救助能力不够,商业医疗保险不发达,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险已发挥重要作用,但也有不少问题,需要更完善。

  刘迎龙:我呼吁优先考虑儿童的医疗保障问题,尤其是加大农村贫困儿童的大病医保力度。我是搞小儿心脏外科的,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农村来的小患者,他们虽然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不少家庭负担仍很重。我期待,农村大病医保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生命时报:目前的社会救助如何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毛寿龙:我国的社会救助首先要解决的是阳光、透明的问题。目前,不管是有官方背景的中国红十字会,还是没有官方背景的民间公益组织,运作都不够透明,也正因此,不断曝出丑闻。政府对社会民间救助组织长期不支持、不扶持、不发展,导致很多组织缺乏专业人才。

  庄一强:救济弱势群体,社会民间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希望政府能对民间力量的参与持更开放的态度。

  刘玲:我建议设立一部统一的社会救助法。目前,没有统一的救助法导致不少问题,如很多人不了解合理的救助途径有哪些。现在的社会救助体系中,有教育救助、民政救助等,呈现多头救助的情况,还有需要救助的人得不到有效救助,不需要救助的人却能通过漏洞骗得救助的问题。

  没有发展就没有保障

  生命时报:如何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毛寿龙:要让老百姓的生活更有保障,关键还是要有全面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没有发展,不可能有保障。个人不努力,也不可能有保障。

  生命时报:您对此次全国“两会”有哪些期待?

  庄一强:医疗改革的本质是社会改革。我希望医改的推动者更加强有力。在美国,医改的推动者是奥巴马,在俄罗斯,抓医改的是普京。

  熊必俊:我认为目前的社保体系应向老年人再倾斜一些。经济在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也在提升,但国家在老人保障方面的投入还不够,社区服务和医疗服务等都还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