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晚,央视刚播出“先看病后付费”今年将全面推广的新闻;20日,卫生部就称该模式仍在试点,今年不可能全面推广。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向《生命时报》记者分析,如果配套政策跟不上,全面推行反而会出问题。
2月19日晚,央视刚播出“先看病后付费”今年将全面推广的新闻;20日,卫生部就称该模式仍在试点,今年不可能全面推广。峰回路转中,“先看病后付费”这一惠民举措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先看病后付费”是怎么回事?它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实惠?
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
“按我的理解,‘先看病后付费’说的就是看完病后再交钱,不像现在得交完钱才能做检查,交完押金才能住院。”家住上海的韩女士告诉记者,她为这项政策拍手叫好。不过,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先看病后付费”已在全国多地试点,并不完全是韩女士理解的那样。目前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预付费。也就是要求患者先交押金,看完病后再一次性结算,费用直接从押金中扣除。2009年,这一被称为“先诊疗后付费”的预付费方式,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试点,其优势是能减少患者的交费次数和等候时间。
二是先住院后付费。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焦雅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针对住院患者,山东、河南等20多个省级或地市级医院试点“先住院后付费”模式,主要受益人群是新农合住院病人。病人入院时,不用再交押金,需签署《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住院期间产生的费用由医院垫付,病人出院时只交自己支付的那部分费用。该方式能给患者带来很多实惠,但有不少医院因医疗费垫付风险较大停止试点。
三是全面后付费。本报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徐汇区13个街道、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持社保卡就诊的居民,已全面实施后付费举措。该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吴克明介绍,病人在就诊前只需挂个号,可直接做B超、心电图等检查,然后再找医生开处方,最后一次性缴费、取药,患者就医更方便。两年前,这个模式在该中心刚推出时,每月会有数千元的欠费,但2012年全年欠费仅314元。
全面推行难度大
无疑,“先看病后付费”对病人利多弊少,目前能否全面推行呢?焦雅辉表示,社会诚信体系还不够完善,个别试点地区有患者逃费现象发生。由于大医院里新农合病人少,报销水平较低,医院相对来说承担了更大的垫资风险,这项试点工作更多在县及县以下基层机构进行。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向《生命时报》记者分析,如果配套政策跟不上,全面推行反而会出问题。“我们可以把患者分成三类:一是有经济能力交付押金且信用较高的人,该政策对这类人影响不大;二是没有经济能力交住院押金的人,他们是这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但看完病后仍可能连自付部分的费用也交不起;三是有经济能力,但可能以治疗不满为由恶意拖欠医疗费的人。”朱恒鹏说,后两类患者都会加大医院风险,在目前医疗救助制度不完善、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医院提高第一类人的收费,推诿第二类患者,导致穷人更没有保障。
最适合基层医疗机构
上海多家医院负责人坦言,看完病再交钱的模式,比较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为这一层级的医保病人所占比例高,检查费低,而在二三级医院推广难度大,特别是三甲医院外地病人多,检查费高,一旦发生逃费、欠费,将难以追讨。
朱恒鹏也认同该观点。他说,要不要实行“先看病后付费”最好由医院自由选择,全面推行的话,医疗救助制度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得跟上。▲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