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金宝搏app

心脏发出的6个:“求救警报”!出现一个马上就医

作者: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25-03-27
导读

         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54.4万例,相当于每分钟有1个人因此失去生命!《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最新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因的46.74%。

关键字:  心血管疾病 

        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54.4万例,相当于每分钟有1个人因此失去生命!《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最新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因的46.74%。事实上,多数心脏急症患者在发病前都收到过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而这些信号往往被误认为是小毛病。抓住这些生命预警的黄金识别时间,可能改写生死结局!

        一、胸痛:“致命胸痛”别硬扛!

        胸痛是最常见的心脏求救信号之一,通常表现为胸部压迫感、紧缩感或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会放射到左肩、左臂、颈部或下颌。当出现这种症状时,很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如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据美国统计,胸痛患者的年急诊量约为800万人次,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占10%~20%。这类患者的管理极具挑战性,因为胸部症状来诊的患者数量庞大,且必须做到高效、安全管理。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引起的,而心肌梗死则是由于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坏死。如果胸痛持续时间较长(超过15分钟)或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晕厥等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及时的医疗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早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和血管扩张剂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任何胸痛的体验都不应被轻视,尤其是当胸痛频繁出现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应被视为心脏健康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二、持续性咳嗽:心脏正在“溺水”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当它持续不断且伴有粉红色泡沫状痰时,可能是心力衰竭的前兆,《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研究数据显示,大约30%的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咳嗽症状。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功能减弱,无法满足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血液需求,导致血液循环受阻。此时,血液回流至肺部,引起肺水肿,刺激呼吸道产生咳嗽反应。

        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心力衰竭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咳嗽咳痰等症状。其中,咳嗽是心力衰竭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可能在夜间或平卧时咳嗽加重,甚至咳出粉红色泡沫状痰。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心脏功能受损,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咳嗽的同时还伴有呼吸困难、极度疲劳等表现,更应视为心脏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切勿延误诊治。

        三、脉搏异常:50%猝死源于此!

        心跳是生命的基本节奏,而脉搏则是心跳的直观体现。一旦心跳失去规律,脉搏也会随之变得异常,这可能是心律失常的信号。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电活动出现异常,导致心动过速、过缓或不规则,从而影响心脏的有效泵血功能。这种异常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心室颤动(VF)和心室性心动过速(VT)是心律失常的两种常见类型,它们可能导致心脏骤停(SCA),进而引发心源性猝死(SCD)。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的报告,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诱因之一。研究显示,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占所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约50%,其中心室颤动是最常见的致死性心律失常。

        如果察觉到脉搏异常变化,尤其是伴有晕厥、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必须立即就医,进行全面的心脏评估。这些症状可能是心脏发出的紧急信号,提示心脏功能受损,需要及时干预。心律失常的诊断依赖于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及时发现并治疗心律失常可以显著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四、气短:心脏已超负荷

        在日常生活中,轻微的气短或休息时的呼吸急促,往往是心脏负荷过大的直接体现。当心脏泵血效率下降,或心脏瓣膜功能障碍时,血液在肺部堆积,导致肺水肿,使得呼吸变得艰难。这种气短现象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是心脏疾病早期的重要提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进行治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首要死因,而气短是其中一种常见且不容忽视的症状。心力衰竭患者常因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肺部淤血和气体交换障碍,从而出现气短。此外,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引发气短。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心脏功能受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气短症状持续存在,尤其是伴有胸痛、心悸、晕厥或水肿时,这无疑是心脏疾病的紧急信号,需立即就医。

        五、心悸:或是心肌缺血前兆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不适症状,通常表现为自觉心脏在胸腔中猛烈跳动或缓慢蠕动,甚至可能伴有心前区的不适感。这种症状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包括心律失常、心肌供血不足、心脏瓣膜疾病等。根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研究,心悸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心脏功能减退或心肌缺血等严重问题。

        因此,心悸绝非小事,尤其是当它频繁发作或伴随其他不适时,这无疑是心脏健康亮起的“红灯”,提示需要进行检查。

        六、水肿:下肢凹陷水肿警惕心衰

        水肿是心脏功能受损的一个重要信号,通常表现为下肢(尤其是脚踝和小腿)的肿胀,按压后可能出现凹陷。这种症状常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体液在组织间隙积聚而引起。如果水肿伴有呼吸困难、心悸或乏力等症状,可能是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需及时就医。

        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的水肿症状与心脏泵血功能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医生通常会通过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利尿钠肽水平检测等手段进行评估。及时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对于缓解症状和改善心脏功能至关重要。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水肿,特别是伴随其他症状时,这往往是心脏健康问题的重要警示信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结语

        心源性猝死的高发率和高致死率凸显了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医疗工作者肩负着识别、预防和救治心脏疾病的重要责任。任何不明原因的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或水肿等,都不能被轻易忽视,每一次对心脏健康的关注,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守护。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 52(5): 460-492.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 等.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 52(3): 235-275.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 52(3): 235-275.

        [4]Heidenreich PA, Bozkurt B, Aguilar D, et al. 2022 AHA/ACC/HFS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oint committe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22 May 3;145(18):e895-1032.

        [5]胡盛寿,王增武.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述[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3, 21(7): 577-600.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