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政府扩招高校医学生相关政策影响,韩国医疗人员爆发辞职潮。时至今日,辞职事件爆发已经持续一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报道,截至目前,韩国已经有来自100家大型医院的超万名实习和住院医生递交辞呈,约占了所有医生总数的80%。甚至传出消息,当地一急救车由于找不到接诊医院而辗转数小时的情况。 01 ▼ 2020年罢工潮的延续 事实上,韩国医生对医疗体制相关爆发改革并非
近日,受政府扩招高校医学生相关政策影响,韩国医疗人员爆发辞职潮。时至今日,辞职事件爆发已经持续一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报道,截至目前,韩国已经有来自100家大型医院的超万名实习和住院医生递交辞呈,约占了所有医生总数的80%。甚至传出消息,当地一急救车由于找不到接诊医院而辗转数小时的情况。
01
▼
2020年罢工潮的延续
事实上,韩国医生对医疗体制相关爆发改革并非首次。在此之前的2020年,时任文在寅政府提出了包括医生选拔改革、高校医学生扩招的一系列医疗体系改革方案。当即遭到医学圈子的强烈反弹,韩国最大的医师协会(大韩医师协会KMA)牵头组织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罢工抗议活动,尽管时任政府发出明确司法命令要求复岗,但收效甚微。考虑到在疫情期间医疗资源匮乏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文在寅政府宣布放弃推迟扩招,承诺在疫情结束后重新考虑这一提案,该场博弈最终以KMA一方获胜告终。
而就在疫情宣告结束后的2023年,时任尹锡悦政府所代表的执政党在10月因为国会补选惨败,再次提起这一扩招方案以提振民意支持度。因而再次激起韩国多家医师协会的强烈反对。2024年2月6日,韩国政府发出强硬表态,宣布确定扩招高校医学生相关政策;而以KMA为首的各大医师协会也随机给出了针尖对麦芒的强硬反馈,医生辞职浪潮随机在韩国全境内扩散。
02
▼
极度不均衡的医疗资源分配
其实,长期以来韩国国内饱受医疗资源受限的困扰,韩国国内医生的数量长期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据WHO 2020年数据,韩国全国平均每千人拥有2.14名医生,位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所有成员国的最后一位。但尽管医疗资源如此紧缺,韩国医学院的招生名额从1998年起就是雷打不动的每年3058人,十几年未增加一人。
Tips:一项参考数据是,2023年10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1441.1万人,比上年增加42.5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41.4万人。2022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1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71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3.28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6.94人。
值得一提的是,医生奇缺的同时,整个韩国90%的医院还均为私立。据报道,韩国约88%的病床、91%的专家、90%的门诊都由私营医疗机构提供,而这些医院往往规模较小,但利润颇丰。过度商业化背后带来的是医疗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均衡,尽管在韩国医生是学生与家长最为欢迎的职业,但“医生队伍中也有‘贫民和贵族’之分。”。
在韩国,皮肤、整形等涉及医美相关的科室医生远比儿科、心血管科、神经外科、妇产科等直接关乎生命的科室更受欢迎。更好的工作环境、更低的工作强度、更高的工作收入、更少的医患纠纷,进一步加剧了部分科室的人员紧缺,使得相当一部分人承担了大量的紧急处理和诊疗工作,“一天工作12小时是常见情况。”有韩国当地急诊医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2023年,被视为韩国医学权威之一的首尔大学医院共招聘11次,才招满47名外科医生。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到2022年韩国医院拒收救护车的案例高达三万多次,三分之一的拒收理由是相关医生的缺乏。
03
▼
大水漫灌,杯水车薪
本次韩国政府所宣布的针对医学教育采取的改革性计划,是从2025年起从现行3058人增至5058名学生(+2000,+65%),最终在2035年使韩国增加15000名医生。考虑到基础数量,这一扩招幅度不可谓不大。而这一政策却遭到了医生群体的普遍反对,本轮辞职潮爆发得如此激烈,涉及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收入问题当然是不能规避的重要问题,考虑到90%的医院均为私立,韩国医生在全国范围内的平均值可达18万美元,横向对比,同样作为发达国家的法国,医生行业的平均年薪为9.89万美元,约为前者的50%。而在韩国国内对比,在韩国被誉为“神的职业”的公务员,平均年薪才约合32.5万人民币左右,远远低于医生的年薪。
但考虑到前文所提到的部分科室医疗所存在的人员缺乏,本轮政策能够招致如此普遍反对的原因,也并不仅仅是待遇问题可能受到的冲击。罢工者表示,大学无法承受这么多新生,该计划无法解决儿科和急诊科这些收入低、关键的科室存在的医生短缺问题。一名年轻医生表示,政府应该优先考虑提升他们的工资和工作条件,而不是增加医生数量,“韩国目前的医疗系统很好,但运作方式是剥削廉价的见习医生。”大水漫灌,并不能解决某些现实的问题。
04
▼
关注医生待遇是关键解决方案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其实在我国也有存在。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资源供给与医疗需求之间呈现了严重的区域分布矛盾。这主要表现为优质资源供给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医疗需求在基层县市,尤其是广大村镇却依旧难以满足。导致这一问题的各种现实因素中,待遇问题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根据2022年市场薪酬白皮书显示,我国医药行业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在一线城市中,医药行业大专生应届生的最低工资为5200元,本科为6700元,硕士为8500元,而根据2022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城市的平均收入都超过万元,其中广州最低为10607元。所以,如果医学生想要一毕业就拿到可观的工资,可能需要读到博士。但对于医学生来说,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才能毕业,高昂的教育成本和不成正比的薪酬,导致医学生们转身投向其他行业。
而在更高年资的医生中,我国医疗界与韩国不同的是,平均收入最高的5个科室为肿瘤科、普通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但即便是其中名列榜首的肿瘤科,平均年度薪酬也仅为22万。同时,《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中国医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长在50小时上下,其中年龄区间在26~35岁的医师每周工作时间最长,平均工作52.43小时,相当于一天工作十个半小时。
而近年来,药品及药材零加成制度,切断了医院“以药养医”的利益来源;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面启动,导向公益性回归;医保DRG制度的全面落地,让医院粗放型的收入增长模式受到严峻挑战……随着各项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再加上近几年大多数医院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如何过好“紧日子”成为医改新时代的主旋律,在“紧日子”下,保障好医生的待遇,或许会成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保障的关键一环。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编辑:十六
审核:清扬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