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出生缺陷防控

作者:佚名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日期:2022-06-01
导读

         生育政策调整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增加,怎样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关键字:  出生缺陷防控 

        生育政策调整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增加,怎样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作为医疗机构,如何保障孕产妇的安全;生育政策调整激发了很多家庭的生育意愿,目前,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发展和服务能力如何,针对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于近日举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幼健康工作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做了详尽的解答。

        出生缺陷的防控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 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高龄生育也随之增加,而年龄和出生缺陷发生的关系是明确的正相关。 ”乔杰说,出生缺陷的防控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 ,要持续继续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四道防线的防治策略。 一级预防就是要把婚前和孕前这两道关口把握住 ,统筹推进婚前保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还有像叶酸的补充等服务,努力让出生缺陷不发生。 二级预防非常关键的就是在孕中,要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努力让严重的出生缺陷尽可能的少出生。 三级预防就是产后新生儿的筛查,在筛查过程中发现的先天性疾病、可疑的病例,要及时召回,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同时加强随 访追踪。 争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尽可能地减少致残现象的发生。

        第二方面,加强整体防治能力的提升。 去年国家印发了《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今年还会制订出生缺陷能力提升计划(2022-2025年),通过计划的颁布、落实,希望达到 重点疾病在县级能够筛查,地市级能够诊断,省级能够指导,区域能够辐射的总体目标。 积极完善防治的网络,健全防治的链条,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最终能够达到出生缺陷整体服务能力提升的目标。

        第三方 面,加强科技攻关。 从“十一五”到“十三五”,国家布局了一系列专项,从胚胎植入的遗传学诊断到产前和产后,一系列研究的突破和新技术的产生,使得总体的防治水平有了不小的提高。

        “十四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又对出生缺陷的薄弱环节做了有针对性的布局,希望在整体加大科研投入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孕前、早孕期、产前以及出生后全链条的科技攻关项目的创新,做到出生缺陷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

        对于边远山区和脱贫地区,要做到加强科普信息的发布,以多种不同形式加强健康科普知识的传播。 同时,加 强当地出生缺陷防控能力的帮扶提升。 特别强调,35岁之后是出生缺陷高发的时期,所以所有育龄夫妻应该从自身做起,注意适龄生育,主动进行婚前孕检 ,有效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保障孕产妇的安全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作为医疗机构,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保障孕产妇的安全。乔杰介绍道,首先,针对不同涉疫风险地区的孕产妇进行分流管理。对孕产妇基本医疗保障要求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协调医院各部门优化流程,在医疗机构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空间,保障涉疫孕产妇正常的产检、急诊、分娩和必要的手术,保障孕产妇的安全。

        第二,对于孕产妇日常的产检,要积极发挥线上医疗、互联网医疗以及云上妇幼的优势,采取线上和线下就诊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保证必要的线下就诊次数、产检次数,减少医院的聚集。

        第三,对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行为进行宣教及引导。通过网络孕妇学校平台进行疫情期间孕产妇产检相关内容宣教,让孕妇放松心情。例如,中期妊娠阶段的低风险孕妇,如果不能按规定检查日期来医院检查,在家里自行监测胎动、宫缩及血压等情况,如果都正常,可以适当延长来医院检查时间。对于高危妊娠,医院在尽量防控感染前提下为孕妇安排检查。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去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建议孕妇及家属,要提前了解孕妇所在产检医院的救治流程,包括通道、急诊等,缩短就诊时间,并积极配合医院测体温、流行病调查等防控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对于居家隔离的孕产妇,根据医生的建议加强自我监测,必要时可采取远程诊疗等形式咨询医生,如果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及时告知所在社区(村)或隔离观察点的负责人,协助联系120救护车前往医院诊治。

        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量和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1988年,中国大陆的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于北医三 院。 乔杰说,近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能够提供的总体技术服务量和技术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妊娠率在40%-50%之间。 并且在部分研究领域,比如着床前遗传学检测技术 上处于国际领跑地位。

        到去年6月份,获得国家批准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机构已经达到了539家,人类精子库 有27家,每年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总周期数超过100万,能够满足我国不孕症患者治疗的需求。 特别是在辅助生殖技术的管理上,我国有三大优势,一个是辅助生殖技术的严格准入,2015年,组建国家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家库,促进各地技术审批过程公平公正,同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质量管理和规范服务。 卫健委定期公布全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方面,加强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日常监管。 每年定期抽取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由专家组进行评审评价。 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专家组的成立,对全国辅助生殖技术安全规范、统一高效的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方面,严厉打击非法采供精、非法采供卵以及代孕等违法行为。 所以,无论是从技术服 务的水平还是行政的监管上,我国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整体工作都是相对比较全面,同时也在不断提升。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