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男性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前列腺腺泡状腺癌(PAC)约占90%。前列腺导管腺癌(DAC)是前列腺癌的第二大组织学亚型,大多数DAC是与PAC混合发生的肿瘤。DAC的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征与PAC不同,在临床上侵略性更高,且对常规疗法反应不佳。 由于漏检或取样不充分,DAC在临床检查中经常被低估,大多数的DAC是在经尿道切除术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标本中发现的。然而早
前列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男性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前列腺腺泡状腺癌(PAC)约占90%。前列腺导管腺癌(DAC)是前列腺癌的第二大组织学亚型,大多数DAC是与PAC混合发生的肿瘤。DAC的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征与PAC不同,在临床上侵略性更高,且对常规疗法反应不佳。
由于漏检或取样不充分,DAC在临床检查中经常被低估,大多数的DAC是在经尿道切除术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标本中发现的。然而早期识别DAC与PAC对指导临床治疗非常重要。由于多参数MRI在肿瘤显示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因此改变了前列腺癌诊断的现状。早期研究表明,DACs在T2加权MRI上不容易与低级别的PACs区分,在多参数MRI上与高级别的PACs区分也十分困难。近日,发表在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制定了多参数MRI标准实现DACs的识别,并评估了其在区分DACs和PACs的诊断性能。
本研究从2011年1月到2018年11月期间回顾性地确定了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有多参数MRI的组织学证实的DAC男性患者的图像及临床信息。使用9个DACs子集对MRI特征进行了预定义,然后由对病理诊断保密的四位独立放射科医生对外周带区DACs尺寸为1厘米或更大的病变与匹配的活检证实的国际泌尿外科病理学会4-5级PAC的病变进行了比较。诊断表现由共识阅读决定。使用Fisher检验、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来比较患者和肿瘤的特征,同时还进行了一致性(Cohen κ)和敏感性分析。
有59名男性DAC患者(中位年龄,63岁[四分位数范围,56,67岁])和59名男性PAC患者(中位年龄,64岁[四分位数范围,59,69岁])。预先定义的MRI特征,包括T2中等信号、边缘清晰、分叶和低信号边缘,在DAC中检测到的比例高于PAC(76% [59人中的45人] vs 5% [59人中的3人];P < .001)。在共识阅读中,三个或更多特征的存在对所有DACs显示出76%的敏感性、94%的特异性、94%的阳性预测值[PPV]和80%的阴性预测值[NPV],对纯DACs显示出100%的敏感性、95%的特异性、81%的PPV和100%的NPV。DACs和PACs在强化(100% vs 100%;P >.99)、T2中等信号强度(254 vs 230;P = .99)或表观扩散系数(中位,677 10-6mm2/sec vs 685 10-6mm2/sec;P = .73)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图69岁男性,患有DAC,其具有代表性的MRI和病理图像。(A) 轴位T2加权MRI扫描图显示了DAC的四个成像特征(边缘清晰、分叶、低信号边缘和等中信号)。(B)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病理标本显示了边界清晰的DAC(原始放大倍数,320)。(C, D) (B)中插图(黑框)的放大视图。在(C)的较高放大倍数中,黑色箭头显示了明确的肿瘤和正常前列腺界面,在(D)中,箭头显示了明确的肿瘤和正常前列腺界面。(E) 相应的轴位T2加权MRI扫描显示左侧外周带的中等信号病灶(白色箭头),在(F)轴向弥散加权成像(DWI)和(G)轴位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中显示弥散受限。(H)动态对比增强(DCE)图像显示相应的左侧外周带的早期强化
本研究表明,出现三个或更多的T2加权MRI形态特征,并同时出现强化和弥散受限,将有助于协助临床区分前列腺导管腺癌和位于外周带且大小为1厘米或更大的DAC。
原文出处:
Weranja K B Ranasinghe,Patricia Troncoso,Devaki Shilpa Surasi,et al.Defining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rost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at Multiparametric MRI.DOI:10.1148/radiol.204732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