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

熬夜致癌的原因被发现:熬夜破坏癌基因节律,导致DNA修复效率降低,患癌风险大增

作者:佚名 来源:生物谷 日期:2022-03-01
导读

         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被扰乱的昼夜节律会对健康产生影响。熬夜会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从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到精神疾病和癌症。 近日,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Night shift schedule causes ci

关键字:  基因节律 

        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被扰乱的昼夜节律会对健康产生影响。熬夜会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从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到精神疾病和癌症。

        近日,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Night shift schedule causes circadian dysregulation of DNA repair genes and elevated DNA damage in humans"的研究。

        研究发现,夜班工作引起的昼夜节律紊乱可以改变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使一种基因更容易受到导致癌症的DNA损伤的影响。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召集的一个独立委员会特别宣布夜班工作“可能对人类致癌”。数年的实验和观察性研究表明,夜班工人面临几种癌症的风险增加。

        尽管先前的研究发现夜班工作与多种疾病之间存在联系,但长期破坏人体昼夜节律可能增加患癌风险的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人员招募了1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为期7天的全面实验室研究。在验室中,一半的受试者完成了72小时的模拟日班计划,而另一半则完成了模拟的夜班计划。模拟后,参与者完成了一个恒定的常规规程,在恒定的光照下他们保持清醒24小时。

        研究人员说,模拟的夜班时间表显着改变了癌症标志性途径中所涉及基因的正常昼夜节律。DNA修复途径在模拟的白班日程安排中显示出丰富的节律基因,但在模拟的白班日程安排中没有。

        这表明不仅某些昼夜节律的破坏直接改变了某些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的表达,而且夜班安排似乎对人体的天然DNA修复过程也产生了负面影响。转到体内实验,研究人员试图更好地了解这些基因表达变化对健康细胞的影响。

        研究人员调查了参与者的白细胞后,发现夜班受试者的DNA损伤更大。研究人员还使白细胞暴露于电离辐射下,并发现夜班组的那些细胞更容易受到辐射引起的DNA损伤。

        总而言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夜班时间表打乱了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时间,在最需要的时候降低了人体DNA修复过程的有效性。

        与许多科学研究一样,新发现提出了与答案一样多的问题。研究人员的下一步将是调查现实生活中的夜班工人,以查看这些发现是否转化为那些已经进行了昼夜节律困扰数年的人。某些人的系统可能会适应这种长期轮班工作,并减轻短期研究中看到的这些剧烈变化。

        华盛顿州立大学睡眠与表现研究中心主任表示:“夜班工人面临着巨大的健康差异,从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到精神疾病和癌症。现在是时候为这些服务水平不足的基本工人找到诊断和治疗解决方案,以便医学界可以应对他们独特的健康挑战。”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