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针接种对人可起到更好保护。
9月29日下午3:00,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进行说明。
加强针接种对人可起到更好保护
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的加强免疫,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从全球的角度来说,全球接种新冠疫苗的总剂次已经超过了60亿余次,我们国家已经超过了22亿剂次。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疫苗在预防感染、减少发病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广东的相关单位团队研究表明疫苗保护新冠引起的肺炎的有效率达到了70%,但部分人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免疫力会下降,保护效果也在削弱,国内疫苗研发专班组织相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论证。
相关企业也报告了加强免疫后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加强免疫的人群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并且人体中和抗体会出现快速增长或反弹的现象。另外,加强免疫半年之后,虽然抗体水平也有下降,但依然高于两剂或一剂接种后的峰值。这些都提示,加强免疫之后会有较好的保护效果。有的单位还对灭活疫苗加强免疫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不仅抗体水平增加,抗体谱也更广了,这意味着它对变异株会产生更好的保护作用。
基于这些情况,所以考虑对人群加强免疫,尤其是口岸、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以及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人群、部分60岁以上的人群、有出国需求人群也建议进行加强针接种。但是否对于全人群进行加强免疫,相关单位正在进行研究,而且要根据疫情形势综合研判。
对现有隔离点进行评估,
合格后方可启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也对疫苗加强针接种相关问题作出回答,他表示根据灭活疫苗两剂次免疫后6个月加强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研究,专家建议,首先针对已经接种过灭活疫苗的机场、口岸、边检、医院、疾控等工作人员,以及60岁以上的其他重点人群开展加强免疫,其他技术路线的加强免疫策略目前也在抓紧研究。根据专家的研究和论证的结果,结合疫情防控的需要,正在加紧制定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实施的措施,同时也会加强指导各地实施好加强免疫的工作。
崔钢表示,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的措施,对于我国防止疫情由境外输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加强隔离点的管理,规范落实集中隔离措施一直以来都是疫情防控重中之重的工作,并强调各地要持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做到“标准严”。对现有集中隔离点的位置、内部布局、设施等进行风险评估,合格后才能起用,坚决防止交叉感染。
二是要做到“数量足”。10月底前,各地按照每万人口不少于20间的标准,改造一批符合要求的集中隔离场所,建立备用集中隔离点清单,确保选址合理、硬件设施符合防控要求,避免出现“小、散、乱”的情况。
三是要做到“平急结合”。疫情发生后,分批及时启用备用集中隔离点,对入境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特别是输入病例较多的口岸城市,采取建设入境人员隔离医学观察“健康驿站”等做法,按照平急结合原则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大型专用隔离场所。
四是要做到“规范管理”。强化集中隔离点公共区域的通风和消毒设施,对隔离场所的垃圾以及使用过的防护用品等做好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对于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严格落实登记造册、培训上岗、集中居住、闭环管理和高频次的核酸检测等各项措施,督促做好个人防护。把隔离点的各项管理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全力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
严防输入,对高风险人员实行闭环管理
为应对国庆期间客流激增疫情有传播扩散的风险,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已在四方面做足了充分准备:
一是从严做好外防输入工作。严格落实有关防疫指南要求,做好国际道路货运驾驶员、装卸工、引航员、登临国际航行船舶作业人员等一线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闭环和封闭管理,提高定期核酸检测频次。
二是从紧做好内防反弹工作。督促公路、水路、城市客运经营者认真落实客运场站、服务区、收费站和交通工具消毒通风、旅客测温验码、戴口罩、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和个人防护、健康监测、防疫宣传等防疫措施。
三是切实加强督导检查。节前,部门已派出8个工作组下沉基层、深入一线,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督促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同时,建立定期视频调度机制,常态化指导督促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四是构建反应迅速的应急响应体系。假日期间,将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密切跟踪疫情形势,一旦发生疫情,迅速指导相关地区交通运输部门,及时做好交通管控和应急运输保障等相关工作。
最后,他提醒旅客在出行游玩期间,要遵守公共场所的交通秩序,保持一米线的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