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更新推荐意见为困难的决策分析提供了虽不绝对、但却实用的指导。胰腺内镜医师和胰腺外科医师的专业技能需要得到认真评估。正确转诊至大流量的卓越医疗中心或可确保实施最恰当的监测或干预措施。
Medscape消化领域十大研究进展之十——
2012年国际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 和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治疗指南发布
该指南是对2006版共识的1次更新,重点对胰腺肿瘤的分类和治疗意见进行了修订。
1. 建议对所有>1 cm的囊肿进行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并将这类囊肿分为两类: ① “高危征象”——囊肿有信号增强的固体成分,主胰管直径≥10 mm,或者有梗阻性黄疸);② “令人担忧的特征”——囊肿≥3 cm,囊肿壁增厚,非信号增强的腔壁结节,主胰管直径为5~9 mm,主胰管直径突变伴远端胰腺萎缩,或者有淋巴结增大。
2. 应在适合手术的患者中切除有高危征象的囊肿,尽管可选用超声内镜(EUS)。
3. 建议在有“令人担忧特征”的患者中采用EUS抽取囊肿液,并对液体进行分析。分析至少要涵盖细胞学和对淀粉酶及癌胚抗原水平的测定,包括遗传学改变或KRAS基因突变在内的附加检测指标,仍被认为需要研究。
4. 应在以下情况下进行外科手术切除:① 囊肿>3 cm,无“高危征象”或“令人担忧的特征”,或者经EUS证实有1个腔壁结节;② 有任何主胰管受累的特征(导管内黏蛋白或主胰管壁增厚);③ 癌症细胞学评估为可疑或阳性。此外,还建议在适合外科手术的主胰管IPMN患者中进行病变切除术,直至冰冻切片显示切缘阴性。外科手术应包括胰腺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
5. 在有侧支IPMN(主胰管正常)>3 cm、无“高危征象”或“令人担忧特征”的患者中,可采用MRCP或EUS监测(3~6个月)。在需要延长监测时间的年轻患者中,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针对上述特征的较小囊肿,应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或CT进行不太频繁的随访(每2~3年1次)。
全文发表于《胰腺病学》(Pancreatology 2012, 12: 183)。
观点:上述更新推荐意见为困难的决策分析提供了虽不绝对、但却实用的指导。胰腺内镜医师和胰腺外科医师的专业技能需要得到认真评估。正确转诊至大流量的卓越医疗中心或可确保实施最恰当的监测或干预措施。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