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管理

郎咸平:中国医改关键在哪?

作者:郎咸平 来源:Chinese Business Wisdom 日期:2013-02-04
导读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正是凭借了“世上最成功的医改”,奥巴马才得以逆袭大选,再主白宫,可见医改是民生关键之一。2011年10月,北京启动解决“以药养医”现状的大医院改革,试点进行医院药房“托管”的举措,以此切断“以药养医”。

关键字:  中国医改 | 关键 | 郎咸平 

  郎咸平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正是凭借了“世上最成功的医改”,奥巴马才得以逆袭大选,再主白宫,可见医改是民生关键之一。那么中国医疗改革成功的关键又在哪里呢?          十八大报告提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新要求,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十八大报告提出,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医保是世界级难题,美国媒体就曾将美医保制度斥为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而正是凭借了“世上最成功的医改”,奥巴马才得以逆袭大选,再主白宫,可见医改是民生关键之一,得医改者得天下。医保为何会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中国医疗改革成功的关键又在哪里呢?

  中国的医疗体制症结在哪里?根据医疗卫生领域急需解决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64.3%的人认为看病贵,大病重病看不起,这是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地方。

  其次有42%的人认为医院看病的流程很不合理,不是以人为本,到医院看个小病都得楼上楼下跑,来回折腾好几趟。

  另外,还有一个大多数来百姓都不满意的,就是药价太贵,不仅药价贵,而且买个药之困难,为了开个头孢拉定,还得跑医院去,不但多花病人的钱,还平白增加了医院的负担,这也让人十分讶异。

  中国的医改之所以收效甚微,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医改的本质是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的医改到底该改哪些地方。

  而中国的问题就在于我们传统的“以药养医”模式,药厂跟医生挂钩。以药养医起源于1950年代的中国医疗体制,由于政府财力不足,放权给医院将药品加价后卖给消费者,改革开放后,医院要负担自身的发展资金和医生的工资,在医疗服务价格受物价局制约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药品销售维持医院运行。

  中国的药厂找了一堆推销员,天天往医生那里跑;中国医生群体的回扣完全是来自于药厂的,医生给病人开贵点的药就可以按比例抽成,这个抽成再摊到药的成本中去,所以药价越来越贵,医生却感觉越来越爽,药厂也不会做亏本生意,到最后呢,埋单的就是我们老百姓了。就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大病重病看不起。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