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6日,据BBC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现一例食脑虫病,其病原体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ameba Naegleria fowleri),是阿米巴原虫家族中的一员。这种食脑虫真的如其通俗名字一样以人的脑组织为食吗?其实食脑虫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并不真的会啃食人脑,而是通过入侵脑膜和脑实质后迅速繁殖,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血管出血和脑实质坏死等病变,从而损伤脑组织。 福氏
2020年7月6日,据BBC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现一例“食脑虫”病,其病原体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ameba Naegleria fowleri),是阿米巴原虫家族中的一员。这种“食脑虫”真的如其通俗名字一样以人的脑组织为食吗?其实“食脑虫”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并不真的会啃食人脑,而是通过入侵脑膜和脑实质后迅速繁殖,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血管出血和脑实质坏死等病变,从而损伤脑组织。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是食脑虫的学名,通常简称为阿米巴原虫,主要分寄生和自由生两大类。寄生于人体内的阿米巴原虫能引起阿米巴痢疾、肝脓肿、肺脓肿和脑膜炎等多种组织器官病变。自由生的阿米巴原虫常存在于淡水水体、淤泥、尘土和腐败植物中,有滋养体和包囊2个生活阶段,滋养体分为阿米巴型和双鞭毛体型两种,其中阿米巴型滋养体为致病形态,它通常在人接触污染水体时侵入鼻腔,穿过鼻粘膜和筛状板,最终经嗅神经入脑而引起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rimary amebic meningoencephalitis, PAM)。PAM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罕见但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其病程短、预后差,患者常在感染后一周内死亡。
近日,一项发表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的综述对截至2018年全球发表的PAM病例报告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此外,还纳入了美国疾控制中心(CDC)的阿米巴病例监测报告,以此来综合评估PAM在全球的发生情况。该研究对确诊病例的定义是:通过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IF)、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等实验室技术在脑脊液或脑组织切片中检测得到阳性结果的患者。对可能感染(probable)/可疑(suspect)病例的定义是:对脑脊液或脑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或阿米巴培养鉴定得到阳性结果但尚无确定的分子诊断学证据。进一步通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分析,在14天内接触疫水以发热、头痛、呕吐和/或其他脑膜炎症状急性起病且快速进展的患者被归类为可能感染(probable)病例,不符合该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的其余病例归为可疑(suspect)病例。
研究共分析了381例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患者主要为男性(75%),中位年龄为14岁(1-85岁)。其中182例为确诊病例,89例为可能感染,110例为可疑病例,值得注意的是,381例PAM中仅有7例幸存者。确诊病例和可能感染/可疑病例在生存率、病程和脑脊液检查表现相似。
如表1所示,与PAM相关的最常见的暴露因素是游泳/潜水(58%),其次是洗澡(16%),然后是水上运动(如滑水、水上摩托等)(10%),还有就是清洗鼻腔(9%);最常见的水源是湖泊/池塘/水库(45%),其次是游泳池(13%)、自来水(12%),然后是河流/沟渠/水坑(12%)。
如图1所示,全球病例主要分布在33个国家,其中报告病例数较多的国家为美国(41%)、巴基斯坦(11%)和墨西哥(9%)。
全球PAM病例呈缓慢增长趋势,从1965年至2016年报告病例数平均每年增长1.6%。如图2所示,51年间,确诊病例平均每年增长4.5%,而可能感染/可疑病例却没有增长的趋势。
最后文章指出,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对于拯救PAM患者生命极为重要,对于这类罕见却致死率高的疾病,充分了解其流行病学规律、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原始出处:Gharpure R, Bliton J, Goodman A, Ali IKM, Yoder J, Cope JR.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Amebic Meningoencephalitis Caused by Naegleria fowleri: A Global Review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5].Clin Infect Dis. 2020;ciaa520. doi:10.1093/cid/ciaa520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